爱吃燕麦麸皮的念儿 作品
第1章 《勤俭论·庭训对答》
《勤俭论·庭训对答》
甲(父):吾闻“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此《尚书》之训也。尔知勤俭之道,何以贯乎修身、齐家、治国乎?
乙(子):尝闻《大学》曰“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殆谓勤以开源、俭以节流乎?昔陶侃为广州刺史,朝夕运甓,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此勤之范也;宋季文子相鲁,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人曰“子为上卿,而贫若此”,对曰“然。吾观国人,其父兄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此俭之则也。
甲:善。然勤俭非独节用劳力,更在存心。《周易》云“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何也?
乙:窃谓俭者,心不役于物也。昔晏子相齐,乘弊车,驾驽马,景公欲更之,曰“君之禄寡耶?抑恶夫华美也?”晏子曰“君之赐,父族母族妻族皆得温饱,尚恐侈于士民。夫德厚而受禄,德薄而禄厚,必遭其患”。此乃以俭养德,防患于微也。又闻唐玄宗初政,焚珠玉于殿前,曰“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励精图治而有开元之治;及晚年奢靡,宠信侈费,遂致安史之乱——可见俭则兴、侈则败,非独个人,邦国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