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公子还齐(第2页)

“非也,”典正回答,“这一次的首领是西瓯部族的。”

“西瓯?”典客回忆了一下,“我怎么没有印象。”

“大人,”典正告诉他,“我们派出的行人,大多在楚国的边境活动,因此接触的比较多的是扬越,邗越等部族,这些部族和楚国关系密切,有些还参与楚国边境一些县郡的管理。”

“我想起来了,扬越是诸部落中最为发达的,因此我们的行人几乎都是在和扬越的人联系,甚至还有扬越的人越过楚国来秦国做官吏。而这一次被推举出来的西瓯,据说是诸部落中最为原始的部落,也最为靠南。之前同我们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典客回答,“你看我这老糊涂。”

“您不糊涂,”典正回答。

“这样吧,”典客点点头,“给南方的人传传消息,让他们去西瓯探探究竟。”

“大人,”典正回答,“大人,南方天气炎热,瘴气丛生,我们之前派去的四人,其中两人都在当地去世了,回来送信的路上其中一人跌伤了腿脚,只能在当地修养,因此只有一个人回来。”

“真有这么巧?”老典客不信,“是因为不想去了,故意的吧。”

“大人,这我实在不知。”典正回答。

“罢了,”老典客挥挥手,“南边确实太苦,不愿意去就不去吧。”

“是,”典正回答,“典客大人您真是好。”

“咱们回去,再挑几个人,”典客说。

“大人,”典正自告奋勇,“我原本就是越人,我愿意去。”

“你岁数也不小了吧,”典客说,“这样去,受的了吗?”

“当了那么久的奴隶,有什么受不了的,”吁典正无奈的说,“几十年了,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虽然我连亲人的样子都忘记了,但其实我还挺想回去看看的。”

“好,”典客说,“那除你之外咱们再挑几个。”

二人回到官舍,将要外派人员到南边去的消息散布开来,问有没有谁自己愿意去的,结果没有一个人吭声。

“南边虽然条件苦,但是如果能回来,就是大功一件,可以升官的。”典客拿出了奖励的机制。

“大人,”求尧先说话了,“我愿意去南边,同时我还要推荐一个人。”

“推荐一个?”典客说,“谁啊,说来听听。”

“昭行人是楚国人,楚国和百越接壤,他一定对百越有了解,”求尧说,“我想带他一起去南边。”

“不可啊,”吁典正听了之后表示反对,“之前去楚国的时候,这个孩子和我一起的,他身体不好,回来的路上大病一场,差点就过去了,今天他没来,也是因为生病。百越之地,条件那么艰苦,派他去,恐怕是有去无回啊。”

“大人,”求尧继续说,“我推荐昭行人,是因为他日常就好研究典客属里的书册图籍,是我们当中最为认真的,无论是对于匈奴、西羌还是百越部族,应该都有了了解,带着他过去,工作肯定会顺利许多。”

“这样啊,”典客点点头,“那就他吧,再加上回来送信的这位,给你们带路,你们四个去百越吧。”

“大人,”吁典正又想求情。

“大男人一个,有什么好金贵的,”典客显然不太理解吁糜冶,“生病了就治啊,当地也不是没有医生,要我说,有病都是在家里关出来的,兴许多出去跑跑,还能更健康呢。”

“哎呀,”吁典正见和典客说不通道理,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此时话题的中心人物昭明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安排了,他还在忙着改变秦楚之间的局势。

怎么说呢,本来,在秦楚国力差距如此大的前提下,这个任务已经是极难了。加上昌平君又舍不得陷害忠良,直接变成了难上加难。

“甲子日,火中军……”昭明离开家,听到了路边有小孩一边唱歌一边拍皮球,差点两眼一黑。

他现在出门就是去找田响的,他想要问清楚这语焉不详的童谣究竟是不是他整的。

到了东方楼,昭明又见到了那个经常通传的士子,不过他换了衣服,比之前的要端正了不少。

“先生,我们家公子要你去月出居找他,”对过暗号之后,士子和昭明说。

“啊?”昭明一愣,“他怎么又跑到那里去了。”

“您不是和齐国的使者说公子在做娼吗?”士子回答,“从娼馆里被抓出来,这不是显得更加逼真。”

“好吧,”昭明无奈的说,这也太配合了,他心想。

“哎呦,你怎么白天夜里天天往我这里跑,”来到月出居,老鸨子把田响叫出来,见到昭明,他笑着说,“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昭明一时语塞。

“哈哈哈,开个玩笑,看看你的表情,真是有意思,”田响说,“说吧,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