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家族隐疾(第2页)

“咳咳,”李信当然想不到面前这位就是始作俑者,昭明听了李信的话感到了一丝丝心虚,他咳嗽了一下。

“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不要自责,”昭明安慰李信,“秦王不会怪罪你的。”

李信听完后沉默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走不走啦,”牢头并不想在监狱里多待,“有什么话回去再说。”

二人听到牢头说话,止住了话头。昭明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来给李信披上,然后搀扶起他,一瘸一拐的朝外走。

“昭大人,李将军。”走到外边,仆人们见了他俩,立马围了上来,

“李将军,没事吧李将军。”仆人们关切的问,李信看着众人,不知该做何言语。

“走吧,先回去。”昭明招呼众人。

仆人们得了昭明的命令,三三两两动起身来。昭明让一个身强力壮的仆人背起了李信,众人走上了回驿馆的路。

“王大人,”到驿馆,王绾和李信二人相见。

“李将军,”此情此景,王绾也不知该说什么。

“将军受苦了,”半晌,他说道,“你先去休息吧。”

李信点点头,由仆人搀扶着去了。

“来,你们去街上寻一个医家来,”李信下去之后,王绾招呼仆人,“让他给李将军号号脉,看看有没有什么要紧的。”

“是,”仆人领命去了。

“王大人啊,”吁糜冶来了,“楚王说,要设宴款待我们。”

“有完没完了。”王绾有些不悦。

“王大人不必过于忧虑,”昭明安慰王绾,“也许这次只是送行而已,楚王不会再为难您了。”

“但愿吧,”王绾甩甩手。

“大人如果实在不想去,就由我和昭大人去吧,”吁糜冶提议,“您就推说要照顾李将军,留在驿馆就好。”

“行,”王绾显然是真不想去,他采纳了吁糜冶的建议,然后转身去寻李信了。

吁糜冶和昭明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楚国宴会准备了起来,仆人要来给昭明换衣服,昭明想着身上藏的有东西,推说要自己换。

“我也自己来吧,”本来他还担心仆人们怀疑,没想到吁糜冶也提出了这个要求。仆人们点点头下去。

“我啊,当了几十年奴隶,以前都是我伺候人,忽然被人伺候,左右都不习惯。”吁糜冶和昭明解释了一句,拿着衣服自己换去了。

昭明正准备下去的时候,仆人带着一个中年人来了。这中年人看上去像是医者的打扮,但随身还跟着一个老太太。

“这是家中老母,”医者解释道,“年龄大了,又有些痴傻,留她一个人在家总怕有什么危险,因此随时带着。”

“是这样啊,”昭明朝医者行礼,“先生真是医者仁心啊。”

“不敢当不敢当,”医者客气的说,“请问这位大人,患者在何方啊?”

“哦,在后堂休息,”昭明回答,“你们快带这位医者过去。”他吩咐仆人们。

“是,”仆人们领命去了。

“啊啊,”那个老太太眼神呆滞,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反应,但这会不知道看见了什么,发出了声音。

“娘,怎么了?”医师过来安抚自己的母亲。

“啊啊,”老太太没有理会自己的儿子,她颤颤巍巍的朝昭明走过来。

昭明看着这个穿着深色衣服,还带着夸张首饰的老太太,感到有些恐怖。他本能的往后退了退,躲开了老太太的手。

“娘,这是患者的朋友,不是去世的大哥,您别犯糊涂了。”医师一边拉住自己的娘亲,一边和她解释。

听上去好不吉利,昭明心想。

老太太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站在原地没有继续往前了。

“对不起啊,”医师对昭明说,“您看着面善,家母触景生情。”

“没事,”昭明其实很不开心,但家里有生病的老人确实很难照顾,所以他并不想和医师多计较。

“多谢大人,”医师说,“那我去了。”他把母亲扶着在大堂里坐定,自己跟着仆人到里屋去了。

“啊啊,”医师离开以后,老太太继续对着昭明发出声音,昭明心里发怵,他连忙往房间里走,想躲开这个老太太。

“有余在右。”老太太忽然说话。

“什么?”昭明不太明白。

“有余在右,”老太太重复了一遍。

“有余在右,”昭明学着重复了一遍。

“见阳则止。”老太太继续说。

“见阳则止,”昭明跟着念。

老太太点点头,闭上眼睛,坐着睡着了,不再说话。

有余在右,见阳则止?昭明回忆了一下。这究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