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17章 忽必烈开国建元

1259年的夏天,蒙古帝国的命运被一支来自钓鱼城的飞矢改写了。当蒙哥汗的死讯顺着驿道传遍草原与中原时,有两个人的心跳瞬间加速——正在鄂州前线跟南宋死磕的忽必烈,和守着漠北老巢的阿里不哥。这对亲兄弟心里都清楚:大汗的位置,该咱们哥俩比划比划了。 忽必烈这人,跟草原上那些只认马刀的王爷不一样。他早就在漠南汉地"混"熟了,身边围着一群汉族谋士:刘秉忠给他出谋划策,许衡跟他讲孔孟之道,姚枢教他怎么治理百姓。这些人天天在他耳边念叨:"要想坐天下,就得学中原那套规矩。"所以当蒙哥死讯传来时,忽必烈的第一反应不是立马回草原抢位置,而是先跟南宋私下签了和约——稳住南方,才能专心对付家里的麻烦。

反观阿里不哥,那可是个标准的"草原派"。他觉得蒙古人就该住在帐篷里,喝马奶酒,靠马鞭管天下。蒙哥一死,他仗着自己守着和林(蒙古旧都),手里还有传国玉玺,赶紧召集了一批王爷开会,宣布自己是新大汗。消息传到忽必烈耳朵里,这位正在北返路上的王爷冷笑一声:"玩这套?你哥我早学精了。"

1260年三月,忽必烈在开平(后来的上都)也开了个会,当着汉臣和部分蒙古宗王的面,穿上了有点像汉服又有点像蒙古袍的"龙袍",宣布自己继位。这下热闹了,蒙古帝国一下子冒出两个大汗,不打一架说不过去。

接下来的四年,哥俩把蒙古帝国打成了"两半"。阿里不哥的兵全是草原骑兵,能打能冲,但缺点是没粮没饷,全靠抢;忽必烈的队伍不一样,他手里有中原的粮仓,有汉族工匠造的抛石机,还有郭守敬这帮人算出来的行军历法。打到后来,阿里不哥的人饿得到处抢马粪当燃料,他自己也撑不住了。1264年,阿里不哥捧着玉玺来投降,见到忽必烈就跪了:"哥,我错了。"忽必烈没杀他,却把那些支持他的王爷全收拾了——这哪是兄弟打架?这分明是"学中原规矩"和"守草原老理"的生死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