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蒙哥南征钓鱼城(第3页)
钓鱼城的保卫战,不光救了南宋,还间接影响了世界历史。当时蒙古的西征军正在攻打埃及,听说蒙哥死了,带队的旭烈兀(xu liè wu,蒙哥的弟弟)也赶紧撤兵回去,埃及因此逃过一劫。欧洲人后来听说这件事,把钓鱼城叫做"上帝折鞭处"——意思是上帝在这里折断了蒙古人的鞭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蒙哥死后,钓鱼城还在坚守。王坚后来被调回临安,新守将张珏(zhang jue)继续抵抗。蒙古人换了好几任统帅,打了十几年,愣是没攻下来。 1279年,南宋都灭亡了(崖山海战之后),钓鱼城还在宋军手里。当时守将是王立,他看着城里的老百姓饿得吃树皮,知道再守下去也是死路一条。蒙古军统帅答应他:"只要投降,不杀城里一个人。"王立这才开城投降。
从1243年建城到1279年投降,钓鱼城守了三十六年,经历了两百多次战斗,是世界战争史上有名的"铁城"。城里的老百姓和士兵,用血肉之躯挡住了蒙古铁骑,创造了一个奇迹。
有人说,钓鱼城的胜利是因为地势险要。但比地势更重要的,是人心。王坚、张珏这些将领,宁愿战死也不投降;城里的老百姓,宁愿吃野菜也不做亡国奴。这种精神,才是钓鱼城真正的城墙。
蒙哥南征钓鱼城,成了他一生的终点,也成了蒙古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蒙古帝国就像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四处扩张,所向无敌。但蒙哥死后,他的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a li bu ge)为了争夺汗位打了四年内战,把蒙古帝国分成了好几块(元朝、金帐汗国、伊尔汗国等),再也没能像以前那样团结。
忽必烈后来虽然赢了,但他明白,光靠打打杀杀是统治不了中原的。他开始学习汉人的制度,重用汉人谋士,最后建立了元朝。而钓鱼城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道理:武力可以征服土地,但征服不了人心。
很多年后,有人路过钓鱼城,看到悬崖上还刻着当年王坚写的字:"独钓中原"。四个字,道尽了这座小城的骄傲与悲壮。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