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金宣宗南迁汴梁
金泰和八年(1214年)春天,中都(今北京)城外的护城河还结着薄冰,城里的金宣宗完颜珣却热得满头大汗。他正对着一幅地图团团转,手指在"中都"和"汴梁"两个地名间来回戳——三天前,蒙古使者又来了,扔下一句"要么投降,要么搬家",就骑马扬尘而去。 朝堂上吵成了一锅粥。老臣徒单镒(yi)拄着拐杖哭:"中都是祖宗基业,怎么能说丢就丢?"新提拔的丞相术虎高琪(又名术虎高乞)却拍桌子:"蒙古人都快打到城门口了,不跑等着送死吗?"
宣宗擦了擦汗,偷偷看了眼术虎高琪——这可是杀了前皇帝完颜永济的狠角色,惹不起。他清了清嗓子:"南迁之事,就这么定了!"
这一迁,把金朝最后一点底气迁没了。
金宣宗完颜珣(xun)能当上皇帝,纯属捡漏。前皇帝完颜永济被胡沙虎(纥石烈执中)砍死时,他正躲在封地当"卫王",稀里糊涂被推上龙椅。《金史》说他"性本宽和",翻译过来就是:这人没啥主见,谁嗓门大听谁的。
掌权的胡沙虎是个草包,整天喝酒打猎,蒙古人第二次兵临中都城下时,他还在跟小妾玩"投壶"(古代一种游戏)。部将术虎高琪看不下去,领兵冲进胡沙虎家,一箭把他射穿了喉咙。宣宗非但没怪罪,反而让术虎高琪当丞相——因为他怕这人也砍了自己。
术虎高琪的治国理念就四个字:打不过就跑。他天天在宣宗耳边念叨:"汴梁有黄河天险,蒙古人过不来!"还编了个理由:"迁都汴梁,是为了'暂避锋芒,徐图恢复'。"
其实宣宗心里也怕。中都城里的富户早就卷着金银跑路了,连太监都偷偷把宫里的宝贝往家搬。有天夜里,宣宗做了个噩梦,梦见成吉思汗举着弯刀冲他笑,惊醒后浑身冷汗,第二天一早就拍板:"下个月就走!"
但逃跑也得装装样子。宣宗下了道圣旨:"朕暂往汴梁,安抚南境百姓,中都由太子守着,朕还会回来的!"这话连他自己都不信——太子完颜守忠才十二岁,留个半大孩子守孤城,纯属糊弄人。
临走前,宣宗居然让人去抢了一波老百姓。他听说蒙古人喜欢抢女人和牲口,怕中都的"资源"留给敌人,下令"中都百姓凡家有二女以上者,留一送汴梁",其实就是把年轻姑娘抓去当宫女。老百姓哭着喊着不愿意,官兵就动刀子,中都城门口一时间哭声震天。
徒单镒气得吐血,叹道:"自毁长城,莫过于此!"没过几天就气死了。这位历经世宗、章宗、卫王、宣宗四朝的老臣,到死都没闭上眼。
贞佑二年(1214年)五月,宣宗带着文武百官、后宫嫔妃,还有抢来的几千名百姓,浩浩荡荡往南逃。队伍走得那叫一个乱:文官的轿子陷在泥里,武将的马惊了把人甩下来,嫔妃们哭哭啼啼找不着太监,活像一群被赶鸭子的难民。
走到涿州(今河北涿州)时,出事了。护送的军队里,有一支是"乣(jiu)军"——这是金朝招募的契丹、蒙古等族士兵,本来就对金朝不满,见皇帝跑路,干脆哗变了。乣军将领斫答(zhuo da)杀了金军主帅,带着人马转头就回了中都,派人给成吉思汗送信:"我们愿投降蒙古,帮你们打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