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18章 康王南渡 苗刘兵变(第3页)

刘正彦逃到婺州(今浙江金华),被当地百姓抓住,送到韩世忠营中。两人被押回临安,赵构亲自审问。苗傅还挺硬气:“陛下信任宦官,赏罚不明,我等只是替天行道!”赵构气得浑身发抖,下令将二人凌迟处死。据说行刑时,刘正彦还破口大骂:“赵构你个软蛋,有本事跟金兵真刀真枪干啊!”

苗刘兵变虽然只持续了一个月,但对南宋的政治格局影响深远。最直接的后果,是赵构对武将的猜忌心越来越重。他觉得苗傅、刘正彦都是武将,手里有兵就敢造反,以后得好好提防。

兵变平息后,赵构表面上对韩世忠、张俊等人加官进爵,暗地里却开始琢磨怎么收兵权。有一次,他对秦桧说:“朕夜里睡觉,枕头边都放着一把匕首,就怕武将学苗傅、刘正彦。”秦桧何等精明,立刻接话:“陛下圣明,武将们都是粗人,哪懂什么忠君爱国?还是文官可靠。”

这就为后来岳飞、韩世忠等人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岳飞北伐时,赵构最怕的不是金兵,而是岳飞“直捣黄龙府”后迎回徽钦二帝,自己没位子坐。更怕的是岳飞手握重兵,万一学苗傅、刘正彦来个“清君侧”,那可不得了。所以他才会在岳飞大胜之际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另一个影响是,赵构对议和更加执着。他觉得兵变是因为自己抗金不力,导致武将不满,不如干脆议和,花钱买平安,这样武将就没理由闹事了。于是他重用秦桧,打压主战派,甚至不惜割地赔款,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皇位。

苗刘兵变还间接导致了太子赵旉的死亡。这孩子当时才三岁,被折腾了一个月,受了惊吓,后来得了疟疾。宫女伺候时不小心踢翻了火盆,发出巨响,小太子当场吓死。赵构和皇后邢氏哭得死去活来,邢氏因为伤心过度,后来也没能再生育。赵构晚年只好从太祖一脉选了个孩子继承皇位,这就是宋孝宗。

关于“泥马渡康王”的传说,其实有很多版本。有的说泥马是南京应天府的土地神变的,有的说是崔府君显灵。但剥开神话的外衣,我们能看到更深层的东西——这其实是赵构为了证明自己“君权神授”而编造的故事。

赵构称帝时,合法性是个大问题。徽钦二帝还活着,只是被俘虏了,他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自立为帝,在讲究“正统”的古代,多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他需要神话自己,证明当皇帝是“天意”。于是,“泥马渡康王”的故事就出炉了,后来还被写进《宋史》,成了“正史”。

同样的手法在历史上很常见。刘邦说自己是母亲和龙交配生的,朱元璋说自己出生时红光满室,都是为了证明自己当皇帝是上天安排。赵构玩这手,只能说套路不深,却很有效。当时的老百姓文化水平低,就信这套,所以赵构的皇位才算坐稳了。

但话说回来,赵构也确实是命大。从金营逃脱,一路被金兵追杀,好几次都差点送命,最后居然能在江南建立南宋,延续宋朝国祚一百五十多年,不得不说有几分运气。不过他的运气都用在逃跑和保命上了,要是用在抗金上,说不定历史会是另一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