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19章 薛丁山兵败困危局 樊梨花献勇定西凉(第3页)

樊梨花快步上前,取下黑风旗,正要撤离,忽听得一声大喝:“何方狂徒,敢来我营中撒野!”原来是苏宝同的弟弟苏宝林巡营至此。这苏宝林身高八尺,虎背熊腰,手中一杆狼牙棒,重八十斤。他见密室被破,黑风旗被夺,气得暴跳如雷,挥舞狼牙棒,气势汹汹地扑将过来。

樊梨花毫不畏惧,挺尖相迎。但见:狼牙棒舞,如泰山压顶;绣鸾尖挑,似紫燕穿云。一个力大无穷,恨不得一棒将人砸成肉饼;一个武艺高强,只盼着一枪刺穿敌人咽喉。二人战了二十余回合,难分胜负。

樊梨花心中暗想:“如此缠斗下去,恐生变故,须得速战速决!”她卖个破绽,故意露出左侧空档。苏宝林不知是计,心中一喜,挥棒便打。樊梨花侧身一闪,反手一枪,直取苏宝林咽喉。苏宝林躲避不及,“啊”的一声,惨叫着落马而亡。

樊梨花等人趁机杀出重围,顺利返回唐营。薛丁山见黑风旗到手,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樊梨花的手,说道:“樊姑娘大恩,丁山没齿难忘!明日一早,全军出击,定要踏平西凉!”

次日清晨,唐军鼓声震天,十万大军如潮水般直逼西凉营寨。苏宝同见唐军来势汹汹,心中暗自冷笑:“哼!今日就让你们尝尝黑风旗的厉害!”他高高举起黑风旗,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唐兵被风沙迷了双眼,阵脚大乱,纷纷后退。

苏宝同见状,哈哈大笑,正要下令掩杀,却发现黑风旗的威力越来越弱,不一会儿,竟完全失去了作用。他心中大惊,抬头一看,只见樊梨花手持黑风旗,迎风而立,嘴角挂着一丝冷笑。苏宝同这才明白,黑风旗已被唐军盗走,气得他七窍生烟,暴跳如雷,大喊一声:“樊梨花,我与你誓不两立!”拍马舞叉,直取樊梨花。

薛丁山岂能让樊梨花孤身犯险,舞动方天画戟,迎上前去,大喝:“贼子休伤我恩人!”二人夹击苏宝同。苏宝同以一敌二,渐渐力不从心,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战袍。他虚晃一招,拨马便走。薛丁山和樊梨花哪里肯放,紧紧追赶。

苏宝同逃至一处山谷,心中暗自庆幸:“只要过了此谷,便能摆脱追兵。”谁知他刚进入山谷,忽听得一声炮响,“轰隆”一声,巨石从山上滚落,挡住了去路。紧接着,两侧伏兵万箭齐发,箭如雨下。原来这正是薛丁山早已设下的埋伏,就等苏宝同上钩。

苏宝同左冲右突,无法突围,身上又中了数箭,如同刺猬一般。他绝望地看着四周,长叹一声,正要举叉自刎,薛丁山拍马赶到,大喝一声:“贼子,看戟!”方天画戟寒光一闪,苏宝同惨叫一声,被刺于马下。

西凉军见主帅已死,顿时军心大乱,作鸟兽散。薛丁山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直逼西凉都城。西凉国王得知苏宝同战死,唐军兵临城下,吓得魂飞魄散,瘫倒在地。他知道大势已去,只得开城投降,献上降表和金银财宝无数,还承诺年年进贡,岁岁称臣。

这一场征西之战,薛丁山在樊梨花的相助下,大获全胜。班师回朝之日,长安城万人空巷,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呼声响彻云霄。高宗皇帝亲自出城迎接,拉着薛丁山和樊梨花的手,赞不绝口。当即下旨,封薛丁山为平西王,赐黄金万两,良田千顷;封樊梨花为一品诰命夫人,准许在京城修建王府。

有道是:英雄儿女建奇功,征西故事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