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17章 宋璟执法肃朝纲(第3页)

更难得的是,他对自己的下属也要求严格。有一次,他的门生、时任广州司马的刘行全来京述职,特意给他带来了岭南的特产荔枝。宋璟收下荔枝,却按市价给了刘行全银两,说:“荔枝是岭南佳果,但若因此坏了官场风气,就得不偿失了。你以后不要再送任何礼物了。”

五、历史长河中的丰碑:姚宋之后的治世能臣

宋璟与姚崇并称“姚宋”,是开元盛世的重要奠基人。《旧唐书》评价道:“姚崇以权变济时,宋璟以刚正守位,二者皆贤相也。”姚崇善于应变,宋璟则以刚正着称,两人相辅相成,共同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

他去世后,唐玄宗悲痛不已,追封他为太尉,谥号“文贞”。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撰写文章悼念他,其中最有名的是大书法家颜真卿为他撰写的碑文,称赞他“刚而不猛,威而不虐,穷理尽性,直道正言”。

在民间,宋璟的故事被改编成各种戏曲小说。元杂剧中有《宋璟贬官》,讲他如何不畏强权,弹劾奸臣;清代小说《隋唐演义》中,也有他执法如山的描写。这些文艺作品虽然加入了虚构元素,却反映了百姓对清官的敬仰之情。

六、千年之后的回响:铁面宰相的现代启示

宋璟的执法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启示意义。他处理王毛仲案件时坚持“法者天下之公器”,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他在广州推行的移风易俗,展现了因地制宜、造福民生的智慧;他对唐玄宗的直言进谏,更是体现了臣子对国家的责任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宋璟还是古代廉政建设的典范。他不仅自己清廉,还注重营造廉洁的官场风气,这种“严以律己,严以律人”的做法,对今天的廉政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当我们走进西安碑林博物馆,在琳琅满目的石碑中,《宋璟碑》显得格外庄重。碑文详细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其中“守道持正,嫉恶如仇”八个字,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宋璟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提醒着后人:真正的治国之道,在于公正执法,在于心系百姓,在于刚正不阿的精神风骨。

从姚崇灭蝗到宋璟肃纲,开元初年的两位贤相,用不同的方式为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姚崇以智慧解决天灾,宋璟以刚正整顿吏治,他们照亮了唐朝中期的政治天空。而宋璟铁面无私的执法故事,更成为后世官员的典范,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彰显出清廉二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