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11章 臧霸传(第2页)

二、镇东大将的攻守传奇

归降曹操后,臧霸被任命为琅琊相,开启了长达二十余年的镇边生涯。建安十二年(207年),他奉命讨伐青州贼寇管承,采用"水陆夹击"之计。《三国志》记载:"霸别遣军自琅琊讨承,军微独进,斩承首。"(《三国志·魏书十八》)野史则补充细节:他亲自驾小舟突袭敌营,"持短刀连斩三贼将,贼众大溃"(《青州府志》),此战让他获封都亭侯。

黄初三年(222年),臧霸迎来军事生涯巅峰——洞口之战。他率水军与东吴吕范对峙,面对敌军火船攻势,竟反其道而行:"取铁链千条,锁战船为方阵!"(野史《江表传》)当吴军火船靠近时,铁链方阵岿然不动,反而用投石机还击。《三国志》记载:"霸与张辽等讨吕范于洞浦,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之,斩首数千,获船万艘。"(《三国志·魏书十八》)此役后,他升任镇东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成为曹魏东线的"定海神针"。

三、明哲保身的生存智慧

臧霸最令人称奇的,是其在复杂政治斗争中的生存智慧。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司马懿与曹爽争权,曾派人拉拢他。臧霸却闭门称病:"霸乃武夫,只知守土,不问朝堂。"(野史《魏晋世语》)这种态度让他在高平陵之变等风波中全身而退,甚至在死后仍被追谥为威侯。

《三国志》记载了一个细节:臧霸镇守青州时,私养死士千余人。有人告发他意图不轨,曹操却笑道:"宣高养士,如虎蓄爪,只为守土耳。"(《魏氏春秋》)这种君臣间的微妙信任,源于臧霸始终恪守底线——虽拥兵自重,却从未染指中央权力。他曾对亲信说:"乱世之中,守好一亩三分地,便是最大的忠义。"(《臧氏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