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2章 张辽、乐进传(第3页)

有意思的是,乐进与张辽、李典的关系并不好,这也是曹操特意安排张辽、李典出战,乐进守城的原因之一。但在大敌当前,三人还是能够精诚合作,最终取得了合肥保卫战的胜利。战后,曹操论功行赏,乐进被封为右将军,地位仅次于张辽。

(三)遗憾留白的人生结局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乐进在驻守襄阳时病逝,时年约五十四岁。关于乐进的死因,《三国志》只记载了"进卒"两个字,野史则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他是在与关羽的战斗中中箭身亡,有的说他是积劳成疾而死。

比较可信的是《三国志》的记载,乐进应该是正常死亡,因为如果是战死,史书不可能不记载。但有意思的是,在《三国演义》中,乐进被写成是在濡须之战中被吴将甘宁射中面部,不治而亡。这显然是罗贯中的艺术加工,目的是为了突出甘宁的英勇。

乐进死后,曹操非常悲痛,追谥他为威侯,并让他的儿子乐綝继承了爵位。乐綝后来也成为曹魏的将领,在诸葛诞之乱中被杀。乐进的一生,虽然没有张辽那样耀眼的战绩,但他"每战先登"的悍勇,以及在合肥防守中的贡献,同样值得铭记。

(四)低调名将的历史评价

乐进在"五子良将"中,是最为低调的一个。他不像张辽那样威震逍遥津,也不像徐晃那样长驱直入,更不像张合那样巧变百出,甚至不如晚节不保的于禁出名。但正是这种低调,让他成为曹操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乐进:"乐进以骁果显名,每战先登,有冠军之气。"(《三国志·魏书十七》)"骁果"就是勇猛果敢的意思,这四个字准确地概括了乐进的特点。裴松之也说:"乐进容貌短小,而胆烈过人,每战先登,其勇不可当。"(裴松之注引《魏书》)

如今,当我们回顾三国历史,乐进的名字可能不像张辽、关羽那样如雷贯耳,但他"每战先登"的精神,却成为后世军人的榜样。正如后人所叹:"容貌短小志不凡,每战先登勇冠三军。威侯功绩垂青史,低调名将乐文谦。"

三、双子将星的历史回响

张辽和乐进,一个是威震江东的"张八百",一个是每战先登的"先登之王",共同构成了曹魏武将的杰出代表。他们一个擅长进攻,一个擅长防守,一个高调张扬,一个低调沉稳,却都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降将逆袭的张辽,到默默奉献的乐进,他们的一生都诠释了"忠诚"与"勇敢"的含义。张辽用逍遥津的奇迹,证明了勇气可以创造奇迹;乐进用每战先登的执着,展现了忠诚的力量。他们虽然性格不同,风格各异,但都得到了曹操的信任和重用,成为"五子良将"中的佼佼者。

当我们回望那段历史,仿佛还能看到逍遥津畔张辽横刀立马的英姿,还能听到战场上乐进率先登城的呐喊。他们用行动证明,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能力、有勇气、有忠诚,就能在乱世中崭露头角,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正如陈寿所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张辽、乐进,各以所长,显名当世,可谓国之良将也。"(《三国志·魏书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