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40章 江东智者鲁子敬(第3页)

3. 星象预言:《江表传》记载,鲁肃临终前夜观星象,对孙权说:"我死后,孙刘必有一战。但吴蜀唇齿相依,望主公慎重。"

五、争议与辩白:"愚儒"还是"大智"?

鲁肃的策略在当时就饱受争议。吕蒙曾私下说:"鲁肃虽有儒雅之名,其实不懂军事,不过是个老好人。"(《三国志》注引《江表传》)民间戏曲也常把他塑造成被诸葛亮、关羽戏弄的角色。

但历史自有评判。清代学者王夫之称赞:"鲁肃的谋略与诸葛亮相呼应,虽身处周瑜、诸葛亮之间,却能让东吴占据主动。"(《读通鉴论》)现代研究认为,鲁肃"联刘抗曹"的策略,为东吴争取了近二十年的发展时间,"榻上策"更奠定了东吴的帝业基础。正如《三国志》所言:"周瑜、鲁肃、吕蒙三人,真是国家的栋梁,是与国家命运共存亡的重臣。"

六、余韵:战略家的远见与无奈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病逝于陆口任上。孙权亲自吊丧,悲痛地说:"子敬过早离世,我如同失去一条臂膀!"(《三国志》)他一生没有周瑜的锋芒,却以务实的眼光为东吴谋得生存空间;虽常被讥笑迂腐,却凭借柔韧的策略维系着吴蜀联盟。他在《遗表》中写道:"荆州与我国相邻,长江贯通南北,外有长江、汉水环绕,内有山川险阻,地势险要。若能占据此地,就是成就帝业的资本。"(《三国志》)这番论断虽预见荆州的重要性,却未能阻止吴蜀最终反目。但他"立足长远、沉稳持重"的风范,至今仍被后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