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27章 九伐中原姜伯约(第2页)

民间流传着“姜维斗阵破邓艾”的故事:某次对战,邓艾设下“八卦金锁阵”,姜维却将计就计,以“诸葛连弩”配合“火牛阵”破阵,杀得邓艾丢盔弃甲。虽为虚构,却反映了百姓对姜维军事才能的推崇。

三、黄皓乱政:理想主义者的无奈与妥协

姜维的悲剧,不仅在于军事上的困境,更在于蜀汉内部的腐朽。宦官黄皓弄权时,曾想废掉姜维,扶持右将军阎宇上位。《三国志》载,姜维曾请求刘禅处死黄皓,却遭拒绝:“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

面对威逼,姜维做出了一个无奈的选择——屯田沓中(今甘肃舟曲)。表面上是“种麦自给,为灭魏之本”,实则是躲避黄皓的迫害。野史记载了一个细节:姜维离京时,在诸葛亮庙中长跪不起,哭道:“丞相,伯约非避祸,实欲养精蓄锐,再图北伐!”

更讽刺的是,姜维屯田期间,黄皓在成都大兴土木,百姓怨声载道。《华阳国志》记载,有位老臣曾对姜维说:“将军在外北伐,朝中却日日笙歌,此非社稷之福啊!”姜维只能苦笑:“吾若回朝,恐北伐再无机会。”

四、诈降钟会:最后的疯狂与血色落幕

景耀六年(263年),曹魏发动灭蜀之战。姜维在剑阁挡住钟会十万大军,却不料邓艾偷渡阴平,直取成都。刘禅开城投降时,姜维“将士咸怒,拔刀斫石”(《三国志》),但仍接受了刘禅“假意投降钟会”的密令。

诈降后的姜维,上演了三国最惊心动魄的权谋大戏。他一面煽动钟会谋反,试图借魏军内乱复国;一面秘密联络旧部,准备里应外合。《汉晋春秋》记载,钟会曾问姜维:“若事成,当与君共掌天下。”姜维暗笑,却恭敬答道:“愿为将军先驱。”

可惜天不遂人愿。计划败露后,魏军哗变,钟会被杀,姜维率亲兵死战,“手杀五六人,创重不支”(《三国志》)。临终前,他仰天长叹:“吾计不成,乃天命也!”据《蜀祷杌》记载,魏军剖开姜维的尸体,发现其“胆大如斗”,这一细节被后世用来形容他的孤勇与悲壮。

五、历史争议:“穷兵黩武”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