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8章 荆州童谣运动
一、乱世牧守:刘表的舆论困局
初平元年(190年),五十四岁的刘表单骑入荆州。彼时的荆州,北有袁术虎视眈眈,南有宗贼(地方豪强武装)割据,《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江南豪强拥兵自重,袁术占据南阳,苏代、贝羽等各自割据城池。)
面对内忧外患,刘表采取了独特的策略。他没有急于用兵,而是广交荆州士族,重用蒯良、蒯越兄弟与蔡瑁等豪族,迅速稳定局势。但真正让他坐稳荆州牧之位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童谣运动”。
二、童谣造势:从市井到朝堂的舆论战
据《襄阳记》记载,刘表主政荆州后,街头突然流传起一首童谣:“荆州城,丈八高,刘表坐了荆州牢。”表面看是形容荆州城防坚固,实则暗藏玄机:“牢”字既指城池,又暗喻刘表掌控局势的能力。没过多久,童谣升级为:“八俊(刘表曾为‘八俊’之一)治荆,民无饥馑;刘公坐镇,虎狼退避。”
这些童谣并非偶然。《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英雄记》称,刘表幕下养有“清客百余人”,其中不乏擅长文辞的士人,专门负责编纂童谣。更绝的是,他将童谣与实际政策结合:每推行新法令,必先让孩童传唱相关歌谣。例如推行“屯田令”时,童谣唱道:“春种稻,秋收粮,刘公让咱吃饱肠。”
为扩大传播,刘表甚至设立“童谣课”。《荆州府志》记载,州郡学官需每月收集童谣,择优上报。表现突出的孩童会被赏赐布帛,其师长也能获得升迁机会。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广,让童谣迅速成为荆州的“官方舆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