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22章 哀平乱象(第2页)
三、改革家的脑洞: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王莽上台后的操作,放现在能进商学院当反面教材。他搞“王田制”,把土地收归国有,按人口分配,说这叫“均贫富”。可地主老爷们能答应吗?以前家里良田千顷, suddenly 成了国家的,换谁谁不骂娘?
还有那“五均六筦”,盐、铁、酒、铸钱全归国家管,连市场物价都得听朝廷的。您想啊,长安东市的小贩刚摆上摊,城管就来喊:“涨价不行,降价也不行,得按咱定的价儿!”这生意还怎么做?
最绝的是货币改革。王莽一口气整出二十八种货币,什么“契刀五百”“金错刀”,造型花哨得能进博物馆。老百姓手里的五铢钱不让用了,拿着新钱去买米,粮店老板直挠头:“您这刀币是真的假的?能换几斗米?”到最后,市场上全乱套了,连小偷都不愿意偷钱,嫌太沉!
四、四面楚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王莽这改革,改得天下鸡飞狗跳。北边匈奴打过来了,说:“你把我们单于名字改了,当我们是三岁小孩呢?”南边高句丽也反了,改名“下句丽”都不好使。国内更热闹,农民没饭吃,揭竿而起;地主丢了地,骂骂咧咧。绿林军、赤眉军,跟约好了似的,到处攻城掠地。
要说王莽也不含糊,大敌当前,还玩起了“行为艺术”。他把头发剃光,穿上素衣,跑到长安南郊哭天。您猜他咋哭?抱着祭坛嚎:“老天爷啊,我这是按《周礼》办事,咋就不行呢?”边哭边让百姓跟着念,谁声音大就给谁发工钱。这哪是哭天,分明是开“悲情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