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光环 作品

第256章 三级方案与祖孙相见

刘管事的方案是:依托王月生专供的疗效优势(如抗生素、退烧药)、本土化渠道、官府士绅关系网,构建覆盖云南全境的“三级分销体系”,4年内占据云南全省1/3的药品市场份额。

计划时间为:

前12个月,依托现有的总店,在近郊开设3家分店,建立口碑与供应链基础,培训核心团队;

中间12个月在大理、楚雄、曲靖、玉溪,每城设1分店,打通马帮运输线,拉拢地方士绅入股;

后面12个月全省渗透,在昭通、蒙自、普洱、临沧等设8-10个二级分店,覆盖主要府县,在交通枢纽设中转仓库,收编民间药贩;

再用12个月巩固垄断,通过马帮辐射腾冲、丽江等偏远地区,与土司合作建立代销点,挤压竞争对手生存空间。

人员编制214人,其中:

昆明总部30人,负责管理、研发、仓储,年成本900两;

一级分店大理等核心城市,10人/店,计划完成后50人(5店),年成本1500两;

二级分店曲靖等府级城市,8人/店,计划完成后64人(8店),年成本960;

马帮物流运输、押运,5队x6人=30人,年成本600两(含骡马损耗);

两代理商边疆代销点,2人/点,40人(20点),年成本200两(佣金制)

合计成本4160两/年

成本与收益测算(三年累计)

初期投资:店铺租赁3000两(30家店),药材采购5000两(含王月生特供原料),骡马车辆2000两。

运营成本:人员薪资两,物流维护1800两,官府打点:3000两(贿赂、捐输)。

总收入:云南药品市场总规模约15万两/年(按1200万人口x0.0125两/人),目标份额5万两/年,三年累计15万两净利润

总成本:26,280两

净利润:8.72万两(利润率约58%)(同期云南年财政支出约200万两,药房利润堪比中型矿场)。

关键要素:

疗效碾压:针对云南高发的疟疾、伤寒、伤口感染定向推广王月生版的中成药,疗效远超传统草药,迅速建立口碑。

马帮垄断:收编或控股3-4支主要马帮(如迤西帮),确保药品直达边疆,阻断竞争对手运输。

土司联盟:向滇西土司(如木氏土司)提供低价药品,换取其领地独家销售权。

官府站台:向云贵总督丁振铎捐赠“防疫特效药”,换取官府公文宣称该药房为“官定保民药局”。

士绅入股:拉拢昆明富豪王炽家族投资10%,利用其金融网络解决现金流问题(尽管王月生就是王氏家族的成员,但毕竟是两支)。

梯度定价:昆明城区高价(针对富户),边疆地区低价(走量),用中成药低成本优势挤压传统药房。

刘管事特别指出,总督丁振铎的保守派风格倾向“不出乱子”,只要药房不涉洋务争议且纳税充足,官府乐见其成。

三人就两个方案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会谈的地点从餐厅转到了书房。当然,三人都知道这个问题不可能当即做决定。随后,刘管事想起一事,请丫鬟去旁边的药房传话,几个药房伙计分几趟搬来了几个箱子,都是王月生之前留言让他们准备的云南中药材。

刘管事将几个箱子打开,一一向王月生介绍。清单写的明白,而且为了便于王月生理解,除了货币还是大清的银两外,其他的运距、重量单位什么的,都用了后世的公制,其实也是此时在云南的法国人使用的单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