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光环 作品

第251章 跳跳糖与过税卡(第3页)

暗地里的“卡要伎俩”包括“火耗银”勒索,即税吏以“银两成色不足”为由,要求马队补缴“火耗银”。例如,实际缴纳50两白银,需额外加付10%作为“熔铸损耗”,但补缴银两仍会被继续克扣。

马队需向关卡委员行贿“部费”(贿赂银),换取盖有兵部火漆印的“通关文牒”。若无此牒,即使有盐引也可能被扣货。

关卡委员常以“文书模糊”为由,扣押货物直至马队献上“茶水钱”(按货物价值1%-2%抽取)。

对驮马征收“草料税”(每匹马日征铜钱20文),声称用于购买驿站草料,实则款项多被私吞。强制马队更换官制“马蹄铁”(刻有“滇南税监”字样),每副铁蹄收费白银三钱,而民间铁匠的普通蹄铁仅售一钱五分。

关卡外驻扎的“剿匪队”(实为土匪收编的保安团)拦路索要“平安费”,声称“交钱保平安,不交则遭劫”。马队被迫将货物总值5%的银两交给“剿匪队”,换取所谓“路条”。

税吏以“查验货物”为名,将盐包拆封检查,实则偷窃盐粒。马锅头若抗议,税吏会诬陷其“私藏私盐”,反而加罚“违禁费”。

关卡强制马队用银两兑换官铸铜钱(“官钱”),汇率远高于市价(如1两白银仅兑800文,市价可达1200文)。马队被迫接受“铜钱税”,实则被盘剥20%以上。

至于马帮,马锅头通常携带“额外银两”打点关卡,称为“通关黑钱”。例如,一队20驮的马帮,需预留5两白银(约占总货值1%)用于贿赂从税吏到守门兵丁的各层角色。部分马帮选择夜行小路绕过碧鸡关,但需向当地彝族山民支付“过山银”(每驮铜钱50文),换取彝族向导带路避开关卡。

总之,一般马队在这里要付出货值8%-12%的成本通关。而这种关卡路上不止一处。所以表面上马帮贩卖货物,按照出发地和到达地的市场差价可以达到200%,但中间实际成本非常高昂。

所以造成碧鸡关守将月薪仅白银8两,但通过“火耗银”、“部费”等灰色收入,实际年收入可达2000两,相当于清代四品知府名义工资的10倍。普通绿营兵月薪仅1.5两,但通过参与走私、勒索,月均“外快”可达5两,甚至出现士兵与马帮“合作分赃”的潜规则。

者黑嫫的马帮不可能真的只护送王月生一行,哪怕他们是按照全包的费用支付了护送费。但实际上,所有马帮都会利用一切机会,拼货顺道运走,甚至是自己倒买倒卖货物。王月生也是非常理解。

以往这种卡子,都是者黑嫫出头摆平。可能是怕王月生不喜看她在哨卡前卖弄风姿吧,马帮很默契地都是由老马脚子出面去通关。交了各种陈规陋习后,倒也没被额外刁难。毕竟,一个一眼看上去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还有近十名精悍的随从,最好彼此留个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