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光环 作品

第238章 卖儿鬻女与引入歧途(第2页)

不过马上秋收了,到时候会蒸新米,但仅蒸半锅,米粒夹生,撒辣椒面掩盖霉味。配煮芋头,土芋煮烂成糊,蘸盐巴下咽。过节的时候会将去年腊月存留的腊肉表面发霉刮去,肥肉炼油炒野菜。

农户非常缺盐。孩子们常数着盐罐里的粗盐,幻想“若能蘸着盐巴吃白米饭……”。燃料窘迫,山头和山上的树木都是大户人家的,柴火稀缺,煮饭常掺竹片,熏得米饭发黑,却舍不得喂猪。饮水很难,井水咸涩,需用陶罐熬煮沉淀,澄清后仍带土腥味。

这就是调查资料里面劳动者中尚属情况不错的自耕农的5口之家,夫妇二人+3子女,长子12岁,次子8岁,幼女5岁,没有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没有病患伤残。自有水田8亩,坝区中等肥力;,旱地3亩坡地,种植玉米、甘薯。有自家的住房,土木结构茅草房,三间正房(一间卧室、一间厨房、一间储物),面积约50平方米,屋顶茅草每三年需更换一次。

家产的话,水田8亩年产稻谷12石,因为是自家田地不卖的,如果租出,年收租谷约6两银子;农具有曲辕犁1张、铁锄2把、镰刀1把,都是自制或二手,价值约0.3两;牲畜是黄牛1头,耕田用,价值约1.5两;房屋土木结构茅草房重置成本约5两;生活必需品年均消耗约1两。总计约8.8两。

年收入中,水稻:8亩x1.5石/亩=12石(稻谷),自留6石(人均1.2石/月),剩余6石出售,按市价每石0.8两,收入4.8两。玉米/甘薯:旱地3亩产玉米2石(折米1石)、甘薯5石(喂猪),总收入约0.5两。妇女养蚕缫丝,年产生丝2斤,售得0.8两。长子秋季上山采菌,收入0.3两。总计:约6.4两/年。

年度支出中,田赋正供(每亩0.8两)+火耗银(20%)8亩x0.96两=7.68两;粮食(自留6石折现4.8两)已扣除;盐(年10斤,0.2两/斤)0.2两;油(菜籽油,年5斤,0.3两/斤)0.15两;布匹(粗麻布,年2匹,0.5两/匹)1两;牛草料(年0.5两)0.5两;农具维修(镰刀、锄头)0.2两;高利贷春荒借贷(月息3分,借1两还1.3两)0.3两;总计约9.03两。

收支缺口:收入6.4两vs支出9.03两→年赤字2.63两,需借高利贷补足。春荒借贷1两,年息滚至1.3两,次年需偿还。若无法偿还,次年需以女儿抵债,当地童养媳价约2两。

饭食的话,主食稻米每月仅20斤(人均1.6斤/月),其余以玉米、甘薯充饥。配菜有腌咸菜(萝卜、芥菜)、野菜(蕨菜、苦刺花)。蛋白质的话,每月吃1次豆腐,黄豆自种,年消费2斗,产豆腐约100块。偶尔捕获山鼠、田螺补充。每天早晚各一餐,农忙时加1顿粗粮糊糊的“晌午饭”。调味品是盐、本地野生小米辣、蒜,无油荤调味。

服装的话,成人穿麻布短衫,自纺自织,年消耗2匹粗麻布。儿童穿补丁旧衣,无内衣。鞋子以草鞋为主,雨天穿自制木屐,年消耗3双。

卫生设施是露天茅坑,全家共用,无厕纸,用竹片刮净。

出行是双脚步行,运肥、赶集用独轮车(木制,载重200斤)。步行至蒙自县城(25里)需半天,挑担赶街(每10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