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再约相聚与平进平出
王月生微笑着请大家吃甜点,同时特意用法语说道,“我性子直,又少父母管教,加之一直漂泊在外,跟道家学了个随遇而安、顺其自然,跟外国游历学了个求真务实、效率为先,但偏偏没学好咱们中国的中庸与含蓄。我也不妄自菲薄,但我过去这几年的海外历练和个人修习,放在整个云南,在洋务这一块,还真的是在国内苦读十年都未必能够学得的”。说着,又假装谦虚地笑了一下,却不知在姜玉娘眼中,显得如此的自大,而在艾莲娜眼中,却有股意气风发的感觉。
“所谓洋务也好,我伯父跟令尊两位谈到的合作事宜也好,其实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甚至光是达成共识,就要很久。咱们这些晚辈,多少思路灵活些,接受新事物快。同为年轻人,彼此之间交流比较容易,也没有那么多身份的拘束。所以,我想能否请世妹出面,多邀请些你在蒙自学堂的同学,那些对于家族生意有兴趣的,搞几次联谊活动,大家多交流一下,有什么心得可以回去跟族中长老请教一二,看看可否因此凑成一个实业上的松散的联合”。
其实他是发现自己有些误判了此时国内人对于一些事物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毕竟,岂止是大清的官府和朝廷有舒适区啊........。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真正的上层愿意变革、下层愿意配合的,在全世界民族中也是凤毛麟角。
自己原先设想的是拉更多的民族资本去主动拥抱工业化。但是,洋人找人搭车做买办,会有无数人只要克服了心理障碍就会争先恐后地扑上去,但是要主动进行工业化的,太难了。尤其是自己这种举动太容易被认为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了。所以他突然决定改变打法,也是姜玉娘带来的老师提醒了他,他可以从二代们入手,让他们跟自己挣到钱后,他们身后家族肯定会沿着小辈趟出的路去拓展的,比什么言辞都管用。
所以,他在三人,主要是姜家兄妹二人诧异的目光中,生硬地停住了话头,随便找个借口结束了话题,开始谈起风花雪月来。
姜耀宗跟王月生没什么共同语言,姜玉娘觉得王月生是欲擒故纵,为今后继续约自己见面打埋伏,艾莲娜则是悠闲地在中国西南大户家里过了个下午,自己在国内可没机会到这种财富级别的人家去,倒是收获最多的。几人默契地随口闲谈一会,三人告辞离开。
离开时自然也是一副排场。不过都是何叔那边去张罗,王月生出面做个吉祥物就好。不过,上车前,姜玉娘狡黠地回眸一笑,对王月生说,“那王家哥哥,过几天我们就约个时间,请上艾莲娜老师和我蒙自学堂的同学,大家一起聚一下咯”。
后世,冯小姐算是通过了两个部门不是审查的审查,接受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后,飞回香港。到酒店时,正好王月生发消息过来说去叫上伊洛蒂一起吃晚饭。饭桌上,冯小姐先是眉飞色舞地吹嘘了一番根本没有发生过的大学同学专门给她举办的接风宴,不少同学现在都混个一官半职了,还有女同学当了官太太。
王月生好奇地问,“你还没告诉过我你是哪个大学的呢”。
“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冯小姐谦虚中略带些骄傲。
“哦,三本吗?怎么会去敦煌做旅游?”王月生随口一问。
可把冯小姐气坏了。虽然她根本不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但这可是组织上精心设计的一个出身。这所学校是中共中央办公厅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等院校,以培养信息安全、电子技术等领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核心任务,毕业生大量进入政府部门从事与电子、信息安全相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