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光环 作品

第213章 城寨蓝图(第2页)

人群中响起一片压抑的倒吸冷气声。无秽无臭?黑夜亮如白昼?清水自来?这描绘的简直是神仙洞府!可…这可能吗?

“拆寨墙?那可是祖宗留的‘风水墙’!”增城老农阿福拍着桌子,“我阿爷说,寨墙是‘龙脊’,拆了要断子孙的运!”

“阿福叔,”铁匠阿强晃着手里的图纸,“您看这楼多高——三层!比寨里最高的老榕树还高!一层开商铺,能租钱;二层三层住人,咱不用再挤竹棚!我打铁的手艺,正好派上用场——给楼里打铁窗、铁门!”

“可这‘钢筋混凝土’是啥玩意儿?”香山纺织女工阿珍捏着皱巴巴的图纸,“刘先生说‘西洋秘法’,会不会不结实?”

“我见过!”佛山来的木匠老陈拍着胸脯,“我在广州帮洋行修过仓库,那墙用铁丝绑钢筋,浇水泥,比砖还硬!上个月台风刮倒了两间草房,那仓库愣是没动!”

“我知道尔等疑虑!”刘老师适时接话,他的声音更平和,却带着一种智性的说服力,“钢筋混凝土,非是虚言。其筋骨为钢条铁网,血肉为英产波特兰水泥拌合碎石沙砾,凝固后坚逾磐石,水火难侵!工期短,乃因预制构件与科学工序。至于卫生设施,实乃防疫根本!霍乱伤寒,多由污秽传播。此楼建成,便是城寨防疫之钢铁堡垒!”

他顿了顿,抛出了最核心的诱饵,也是最沉重的枷锁:“此一百二十六户新居,非无偿分配!寨内各家,除维持日常运转之必要人手(学堂先生、安养妇人、巡夜、伙房、工务调度等),其余所有成年劳力,无论男女,皆须参与此楼建设!工务组将按劳力强弱、技艺专长派工,记录工分!”

“工分?!”这个词瞬间点燃了人群。这是他们熟悉又陌生的东西,熟悉在于寨内派工已有雏形,陌生在于它此刻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价值。

“正是!”陈掌柜斩钉截铁,“工分即为尔等未来安身立命之凭据!待新楼建成,公中核算所有参与建设者之工分总额。尔等可凭此工分,折抵新居之租金!工分高者,可优先挑选户型!工分折抵完毕,若愿继续租住,租金亦远低于市价,由寨中公费补贴!”

“工分抵租金?”60岁的李伯(首批20户泥瓦匠)眯起眼,“我上个月修屋顶挣了15分,能抵多少?”

“每分抵半升米,”刘辉推了推眼镜,“一楼商铺招租后,每月收的租子,够给全寨交水电、买米粮。您老住二楼,每月工分抵完,再补5毫银子——比现在住竹棚强多了!”

人群渐渐安静。阿芳望着图纸上“8平米三口之家”的户型图,手指轻轻抚过“预留电线孔”的标记:“咱家阿强(儿子)说,想在这儿装个电灯……”

“电灯?”阿珍瞪圆眼睛,“刘先生说,楼里要拉电线,每户都有灯头!以后夜里不用点油灯,娃读书不费眼!”

“轰——!”

议事棚彻底炸开了锅!先前的死寂被狂热的议论彻底取代。

“工分抵房租?!”

“优先挑户型?!”

“八平米…十二平米…带洋茅房?!”

无数双眼睛里瞬间迸发出灼热的光芒!尤其是那些拖家带口、挤在阴暗潮湿临时棚户里的家庭。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甚至能“抢”到的、干净明亮有“秘法”的新家,就悬在眼前!代价是什么?出力!流汗!为寨子干活!这本就是他们一直在做的,只是现在,这汗水能直接浇灌出属于自己的方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