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青团与杏仁豆腐(第3页)
成品呈乳白色带因糖浆渗透形成的浅琥珀纹,表面光滑如羊脂玉,质地介于豆腐与奶酪之间。初嗅有杏仁粉特有的脂粉香,混合红糖焦糖气息。细品则山泉水清冽感、玫瑰花香、野生蜂蜜的植物蜜香交织。入口如慕斯般绵密,舌尖轻触即化,内里隐含石磨未完全粉碎的杏仁纤维带来的细微颗粒感。回味时,杏仁微甜与红糖醇厚在口腔缓慢释放,尾调带山泉水的清冽。对比江南杏仁豆腐,漾濞版因本土杏仁油脂含量高,所以更浓郁厚重,且无石膏的碱涩感。紫米糖浆的加入,赋予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滇南甜”。
至于乳扇,则是选用大理本地水牛奶的乳汁,脂肪含量高,约6%,乳脂香气浓郁。酸水是天然发酵的酸浆,用于凝固牛奶,替代凝乳酶。制作时水牛奶倒入铁锅,文火煮至微沸,约85c,撇去表面奶皮。然后分次淋入酸浆,比例约为牛奶量的3%-5%,边加边搅拌至乳浆凝结成絮状。将凝乳倒入木桶,覆盖湿布发酵12小时,形成半固态酸乳,类似老酸奶质地。发酵后的酸乳倒入平底锅,小火熬煮约30分钟至浓稠,期间不断搅拌防止粘锅。趁热将乳浆舀入竹帘,压成薄片后卷成圆筒状,形似北豆腐干,压出内部气泡。悬挂于通风处晾晒2-3天,表面干燥后切成菱形片,挂于屋檐下风干,呈半透明状。食用前油炸至金黄酥脆,或裹玫瑰糖煎制。
生乳扇未晾晒时呈乳黄色,表面湿润有光泽。干乳扇晾晒后呈半透明乳白色,边缘因氧化泛淡黄。油炸后外皮金黄酥脆,内里雪白。初嗅有酸浆发酵的清新酸香,混合牛奶的醇厚乳香。细品有晾晒后产生淡淡乳脂焦香,油炸后散发焦糖化香气。生乳扇可以直接吃,柔韧如牛皮糖,咀嚼间释放酸香与奶香。油炸乳扇吃起来外酥内软,咬开后内层拉丝,类似奶酪纤维。传统发酵不足的乳扇会带微酸涩,需搭配玫瑰糖调和。对比奶豆腐,乳扇更轻盈透气,酸度更高,且带有阳光晒制的干燥香气。大理苍山雪水灌溉的牧草赋予乳扇独特的“山野清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