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光环 作品

第164章 前世血拼与后世开宝(第2页)

午时气温达37c,未时突降冰雹大如鸡卵,拳民称“天降诛妖石”,拾雹刻“杀”字供奉于关帝庙。日落时天际赤红如血,钦天监候补天文生密报“荧惑守心”,知府急令四门悬挂黑狗皮“辟邪”。

当夜子时,南门守卒私放一驴车出城,车内藏匿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hed)的仆从,怀揣大同城防图与教堂被焚速写。此图后成为1901年《辛丑条约》划定晋北赔款区的依据。而城隍庙檐角的风铃,在燥热中无风自响——数日后,这座塞外雄城将迎来更血腥的7月:7月15日,大同教案中47名外籍传教士及数千教民被杀,毓贤亲书“万民伞”庆功,却不知自己已被西方报纸称为“山西屠夫”。

王月生对以上情形一无所知,也丝毫不感兴趣。他关注的是此段行程3名家丁轻伤,1人重伤,王月生留下嬷嬷照顾,顺便在为其租住的小院藏下物资供后续王月童陪岑春煊到达时使用。其他损失还有骡马坠崖2匹、战死5匹、过度劳累淘汰11匹。两辆骡车丢弃,须在大同重新购置。沿途行贿义和团纹银470两+翡翠烟嘴6枚,清军官银820两+波斯地毯3条,斥候向流民共支付铜钱3000文购买了“官道无雷”的假情报。

抵大同后,48匹河曲马售予驻防八旗,其中6匹三个月后被德军瓦德西卫队征用,成为北京使馆区巡逻马。

后世的现场开宝直播仍在继续。

新x社敦煌4月25日电(记者周墨)

题:莫高窟新发现清代御碑引发学界震荡一纸光绪圣旨暗藏海陆丝路密码

导语

在敦煌莫高窟北区考古现场,一方尘封百年的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圣旨碑昨日重见天日。这块承载着清末海陆边疆治理密码的石碑,因其跨越时空的地理坐标设定与虚实交织的历史细节,引发史学界激烈讨论。本报独家获取碑文全文,并邀请权威专家进行深度解码。

这块石碑是在4月13日因上层烽燧倒塌震落砖石暴露出的洞口左侧发现的。石碑是砌在砖墙内隐藏起来的.经现场精心剥离外部砖石,已露出其本来面目。青石碑体局部被钙化层覆盖,碑额双龙纹与\"圣旨\"篆书清晰可辨。日前紧急成立的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通过激光清洗,显露出\"准建栈房二十楹\"、\"着陕甘总督岁拨香火银二百两\"等关键条款。碑阴处0.2毫米精度的三维扫描显示,底层存在人工磨削痕迹。

石碑材质为青石质,碑高2.1米(合清代营造尺七尺),宽1.2米,厚0.3米,碑额浮雕双龙戏珠与海水江崖纹,正中篆书「圣旨」二字,碑身两侧刻缠枝莲纹,底部须弥座雕貔貅负碑。正面刻有文字,碑阳正文用馆阁体楷书,阴刻填朱砂(现多剥落),年款处钤「光绪御笔之宝」阳文篆书印(尺寸12x12),左下角另有「军机处奉旨镌石」小字隶书款。

碑文内容为: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惟寰海荡平,实赖商贾之周流;疆圉绥靖,端资忠良之翊赞。尔云南布政使司弥勒县绅商王月生,性禀纯诚,才通经济。往岁法夷构衅,输粟六万石以济滇军;近年英缅划界,献南洋秘图而固边圉。其子王景明更造新式火轮三艘,解琼州水师燃眉。忠荩之忱,深堪嘉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