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夜半激战与祸水东引(第2页)
它的供弹系统比较复杂,也就造成它的可靠性不高。但它的优点,或者说是唯一的优点,就是整体很紧凑。原来设计时是为了在狭窄的空间内如汽车和坦克内使用,而且可以单手稳定握持和射击。这点在后世并不是很吸引人,因为有更好的选择。但对于前世会遇见的骑马作战和遭遇战,还是有一定的作用。所以王月生当时买下了那个枪店的几十支库存,连同配套的9x19毫米巴拉贝鲁姆子弹。
至于短连珠,是王月生发明的词,指比前世现在已出现的俄国水连珠短的后世1944年式莫辛纳甘卡宾枪的仿制品、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卖到美国的53式步骑枪。它的长短和重量相当于中国的56式半自动步枪,但是使用前世此时已有的全威力莫辛纳甘步枪弹,所以遗留些弹壳什么的不会穿帮。
这边王月童带俩人还没爬到沙丘上,那边驿站内突然响起几声哀嚎,旋即无声。王月生听着像是傍晚向他们索贿的驿站兵丁,估计是里面的人发现外面的动静,先下手为强,把身边的清军杀掉,以免腹背受敌。外面已经快完成包围的疑似绿营的士兵见状,有5人翻身上马分别冲向驿站两边,其余人也燃起火把举枪或持刀呈扇形包抄上去,逼近驿站破屋时口中高喊“弃械免死,缚乱党匪首反正者赏银10两”。见里面无人响应,人群中小旗一挥,五支火绳枪齐射,弹丸击穿土墙,里面传来一声惨叫,同时,十几只火把往屋中扔去。屋里有人喊“湿沙”,投入屋中的火把旋即熄灭。
但屋外的已有十几名兵丁闯到了门口和窗前。而之前发射火枪的五名兵丁正在手忙脚乱地重新装填,那玩意射击一次要花两分钟装填。门口的兵丁正待发一声喊破门而入,忽然有兵丁惨呼一声抱脚哀嚎。旁边有人急忙闪开喊道“贼人放了铁蒺藜”,话音未落,屋里又扔出几只火把,在门外和窗外烧了一会,轰然炸开,想是应该提前布置的火药罐被引爆。但此时的火药罐都是民间制作的黑火药,吓人或者放烟可以,想炸死人却是很难。里面的人估计也没指望炸死对方,而是趁着硝烟未散喊杀着冲出来,但外面压阵的兵丁应该不是普通兵卒,应该是精选之士,依然料到此节,虽然那五名火枪兵还在装填弹药,但五名弓箭手却是连珠箭发,压得屋内众人急忙又退了回去。
此时,刚才的几把火枪应是装填完毕,又举了起来。王月生这边正紧张地看着,忽然屋内人冲着自己这边大喊“那边的兄弟还不动手,我等已将鞑子吸引过来了”。王月生惊讶间,屋外兵丁中传来刚才喊话之人的声音,“果然是反贼同伙,先干掉他们”。几支火枪同时转向王月生这边轰然发射了过来。
那时清军除了一些精锐或将官的私兵装备了西洋的单发步枪外,其余的火枪不但装填慢,而且射程最高不过80米。王月生他们扎营处离着驿站房屋超过了200米。王月生还奇怪刚才指挥若定的军官怎么出此昏招,却听得马蹄声急,原来是那边的五名骑士已趁着火枪射击后的烟雾拨马回转,从自己营地的两边杀了过来。虽然每边只有两三匹马,却似乎有千军万马之威。
王月生此时已来不及骂屋里的人驱狼吞虎、祸水东引的卑鄙,急忙抄起左轮冲天连放三枪。手枪子弹的爆鸣声比刚才火枪沉闷的响声,在夜色中要清脆得多。随后,右边沙丘处响起了更加清脆的步枪声,应该是月童他们三个听到这边信号后开始居高临下控场。营地这边的反应比山丘上的三人要慢了一拍,可能是这边的冲锋枪都埋在沙子中,取出耽误了时间。冲来的几匹战马中有一匹倒下,其余几匹停滞了一下,随后马上的骑士反应了过来,一偏马头在阵前画了个弧线跑走了,沙丘上的枪声不断,能在满月的月光下看见马匹周围溅起的飞沙,但都没有命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