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光环 作品

第132章 旌表石碑和被敲竹杠(第2页)

开凿甜水井三口,此地凿井深度常达15-20丈,每口井需30名工人干20天,按每人每天一钱银子算,工钱要60两,辘轳、柳条筐等工具20两,用红柳枝和骆驼刺对井壁加固10两,所以每口井要90两,3口就是270两。造渠二十里,溉田千亩,土方工程每里宽3尺深2尺的渠道需开挖土方约1500立方尺,50人干10天,工钱按前面的算,等于50两一里,再加夯土工具和红柳栅栏护坡5两一里,20里总成本要1100两。还要配套建设木制分水闸门3处,每处15两,计45两,灌渠部分合计1145两。这样的话,不算征地成本,再征发一些当地劳役减少些人工成本,光银钱支出就要4115-5415两”。

王月生大惊,倒不是因为四五千两的银子,道“想不到先生居然对工程水利如此精熟”。

李掌柜苦笑道“在下哪里懂得这些。官府旌表发下来之后,我让旁人管着刻碑和运输之事,自己就被县里的师爷拉住算这些账目。都是官府历年想办又没钱办的。师爷告诉我说新疆全省岁入约60万两,托克苏分防县年赋税不足5000两”,说罢再次苦笑摇头道,“大人没看懂为什么明知干这些活要五千两银子,却在旌表中说“倾囊捐白银二千两有奇”?”

“官府想自己出一半?”

“怎么可能。我估计官府就是暗示咱们说,其实根本无须真的做到那些事情。真正的是想让咱们再包上二三百两银子,让他们分润给府台和县衙里那些办事的人。这些人守着这苦寒之地没个进项,好不容易有个巧立名目的机会,还不赶紧捞点。至于什么织机灌渠,都是哄人的,纸上有,地里无的东西”。

王月生让李掌柜赶紧下去休息,自己也考虑一下。其实是魂穿后世询价去了。第二天,找到李掌柜道“我想了想,这样,我这里再出200两银子,另准备西洋轧棉机五具和精铁犁铧三百件,请县里派厘丁前来屯田时顺便接收带回分配。至于打井修渠之事,待我回去后寻访工匠”。

李掌柜拱手道“大人仁义,在下佩服。我也不多劝了,这么安排是最利民之举。希望那些官绅胥吏能有些办事之心,不枉大人一片苦心”。

其实王月生只是不想把银子塞了狗洞。要是此地官府真的有执行力,他并不心疼那些银子。只是,算了,懂的都懂。后世定制手工轧棉机3000元一台,传统锻铁犁100元一件,全数供应,也就四万五人民币,希望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真的发到老百姓手里。

把官府的文件收好,在众人莫名其妙的眼光中,让人把刻文的石碑埋到第8窟的石洞地下,然后封堵好这段石窟的门墙。整个工程就算完工了。

最后,在确认所有需要封堵的洞窟都已硬化完成后,王月生让商队队员而不是当地村民动手,在通往所有洞窟的山坡和洞窟周围用后世钉子雷的思路,用前世此时的材料又布置了一道外围防线。

此时7.62x54r规格的莫辛纳甘子弹已在新疆流通,燧发枪火石作为备用击发引火装置也可以在巴扎买到,弹簧更是商队骆驼鞍具上的铜制铃铛必用之物,棘轮则是坎儿井辘轳常用的提水机械零件,高韧性羊肠线是维吾尔猎人制弓弦的材料,胡杨木可以雕刻固定支架,骆驼刺枝条制作自然伪装,羊油混合沙土浇注可以密封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