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献图得牌(第2页)
张俊捧起这块丝绵,大步走向旁边的签押房(办公室)。良久后,哈哈大笑而出,一拳倒在王守备肩头,兴奋道“过去几年几十队商队和十几波探子都带不回的地图,这次终于到手了。之前只能口传带回的信息,现在都能对上。你带王先生归营,大功一件”。说罢看向王月生。
王月生稍一思忖,明白了其中关节,急忙躬身道,“都是军门大人运筹帷幄,提前布局,安排我等绕道极西之地再行东归。俄人检索商队甚密,对我等西来之人搜查难免懈怠,正中大人计策。又事先安排我等学习百戏障眼之法,方能平安带回。大人算无遗策,学生佩服”。
张俊听了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上来拍了拍王月生,一切尽在不言中。让随营书记官妥善安顿王月生和王守备,自己则匆匆去了喀什噶尔道道员黄光达处紧急商议。二人当晚联袂宴请王月生,随后连夜联名起草秘奏给伊犁将军长庚、新疆巡抚饶应祺,称在将军和巡抚的亲切关怀和亲自指导下,喀什军政双方联手布局,多年密查俄方境内信息的任务取得重大突破,我方义士不辱使命,万里东归,带来机密军情云云。二人还分别给自己的后台陕甘总督陶模、甘肃提督董福祥各自去了私信。
王月生发现,不管在哪里的官场或者商场,只要自己不想独吞好处,多卖些功劳给旁人,那花花轿子人抬人,简直不要太爽。尤其是当张俊和黄光达听王月生表示自己身为密探,身份不宜张扬,但求为国效力,不求功名时,简直惊为天人,要不是时空不允许,估计就称他为雷锋了。当然,二人也心知,私下的好处必不可少,王月生自己的秘奏保举、其家族在国内的商业活动,尤其是西域这片地头的,都要给予各种便利。
伊犁将军长庚、新疆巡抚饶应祺也在此事上建功颇多,虽然依照王月生本人的意愿不愿张扬,更无公开褒奖,但还是快马寄递过来一块算是补发的令牌,当然对外宣称是因为之前是秘密行动,不能让王月生之前随身携带到国外以免暴露身份,现在任务完成了就无所谓了。其实既是给持牌的王月生本人以极大的行动特权,也是敲实他们二人在此事上的角色。
王月生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令牌,很是好奇地观看。却见完全不似电视电影上看到的那种写个“令”字或者“如朕亲临”之类的字样的金牌或者玉牌,反而是很低调的一块木牌。上面像之前自己在道观里学的符篆一样,写的似字非字的东西,如果一定要说像什么的话,类似于把后世“招财进宝”写成一个字的模式。
张俊则兴冲冲地亲自给他解说,这种令牌上面其实都是密语,中间像满文字符的一竖表示了此牌的有效期,左上角的符号代表他的权限,王月生凭此牌可以请求都道府县的官方在其被拘捕时免予立时关押,向中央行文查证后方可采取羁押举动;可以要求都道府县为其本人和所处的商队提供免检和保护;可以向游击以上军衔的官兵请求差遣不多于30人的兵力配合行动。
左下角的符号则分别代表他本人的身份和样貌特征;右上角的符号代表发牌的单位和负责人,至于右下角的符号,张俊笑而不语。当然,前面三处具体怎么解读张俊也不会告诉他。这些东西普通人也不懂,都是县尉或者千总以上军官身边专门的军机书记官才能看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