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光环 作品

第121章 广盛隆(第2页)

至于当地的货物,主要是费尔干纳盆地长绒棉运回陕甘纺纱。俄控轧棉厂“次级棉”用于充填冬衣被褥。沙狐皮染色仿银狐、制帽的旱獭皮主要销往京津。波斯黑卷毛的卡拉库尔羔羊皮颇受江南富商追捧。和田玉原石籽料经常被夹藏在棉花包中躲避沙俄10%矿产税,卖给上海租界玉雕工坊。乌兹别克青金石会被内地画工制颜料用于寺庙壁画。高加索工艺的俄制铜壶、钢制坎土曼农具是西北农户刚需。哥萨克式样的恰西克军刀是边疆武人的心头好。俄商倒手的法国香水、比利时钟表也是内地富贵人家喜欢的东西。至于布哈拉织造的波斯地毯,那都是北京王府宅邸的铺陈。撒马尔罕杏仁、葡萄干是兰州茶楼茶点原料。阿月浑子(开心果)则是京津年货市场高价品。克什米尔经转的藏红花、安息香主要供中药房与佛寺香火之用。

王月生打探到的去中国的商帮主要有三个地方的人,分别是晋商(山西帮),以祁县、太谷商号主导,持清廷“龙票”特许经营,精通俄语与突厥语,代表是大盛魁、复盛公字号;还有陕甘回商,主要是西安、河州(后世临夏)的穆斯林商团,依托丝路驿站网络,与中亚苏菲教团有宗教纽带;另外就是喀什噶尔、伊犁汉回混血商贩,熟悉帕米尔地形与部落关系,这些常兼作清廷线人,监视俄方动向。

小型商队是走不了这种跨国贸易的。至少要是中型商队,一般有50-100峰骆驼,20-30人,多为同宗族的,依附大商队“搭帮”,同时依赖绿洲伯克保护。至于大型商队,一般有300-500峰骆驼,分10-15组,每组由“驼把式”带领。人员包括商人、护卫(镖师)、通译、医者等,可达150-200人。一般配老式火铳、大刀,贿赂俄军哥萨克护送。

广盛隆的李掌柜见到王月生时,后者正在晋商合股货栈前的长凳上坐着,旁边是广盛隆的账房。

账房看到掌柜的回来了,起身相迎,王月生一见,也起身点头致礼。账房向王月生微微点头做了个抱歉的表情,王月生很理解地拱了拱手,账房把掌柜的拉到一旁,小声说“这位姓王,云南的,想搭咱们驼队回国。拿了上家商队的荐书”,说着把一张纸递给了李掌柜。李掌柜没有第一时间看那张纸,而是先上前笑眯眯拱手道,“先生海涵,敝号山西祁县广盛隆,在下小姓李,蒙东家不弃,忝为商行管事。不知先生大号?贵乡何处?”。

王月生也赶紧拱手道“见过李掌柜。小弟姓王,云南弥勒人士。家里也是经商,不才在广州帮家里管了个药行。之前家中族人去西洋留学,这不我也陪着走了一趟增广一下见闻。因来时走的海路,这归途就想穿个陆路。日前从莫斯科火车到了阿克纠宾斯克,搭了个当地阿拜头领的商队去了卡扎林斯克,然后火车到了这里。想着找个商队搭伴回国,族中商队已约好了在星星峡外碰头。小弟粗通医术,也携有药品,掌柜的路上若有差遣,定竭尽全力”。

李掌柜边听边不动声色地打开了那张纸,果真是之前熟悉的驼队首领阿拜的字迹,且上面还有丝绸之路上千百年来商队之间约定俗成的春典(行业黑话)和阿拜本人的密押,当是做不了假。尤其是听说此人在星星峡即离队,风险少了一半,又是大夫,阿拜在荐书中也确认了这一点,倒不是不可以考虑。当下笑道“原来是阿拜头领推荐的人。原来他也跑塔什干,这不通了火车,他倒是有快一年没在这里见过了。不知道他现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