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光环 作品

第119章 盐沼遇险(第2页)

毡房的骨架是用红柳木交叉成格栅,以骆驼皮绳扎结,可拆卸装车迁徙。上覆三层羊毛毡,外层防雨、中层保暖、内层刺绣,冬季会加覆黑牦牛毛毡抗暴雪。毡房内部地铺波斯蓝染地毯,角落叠放彩漆木箱藏家族谱与婚嫁银饰。穹顶悬铜制吊篮,盛放奶疙瘩与马鞍油膏,烟气熏染成乌金色;门帘内挂狼髀石护身符,刻有部落印记的匕首插在门框旁,刀柄缠褪色红绸。

草原上对商队总是欢迎的,因为他们可以带来需要的货物和远方的信息。当晚,部落举办夜宴欢迎商队。众人将胡杨木搭成锥形,外层裹骆驼脂,萨满以燧石击打突厥铁剑,火星溅入干牛粪堆,火焰腾起时高呼“腾格里(天神)赐暖!”。烈焰窜至三米高,将人脸映成青铜面具。事先将羔羊腹腔塞入野葱、沙枣、咸湖盐,缝以马鬃线;裹湿河泥埋入他处篝火余烬。此时已近三小时,敲开泥壳,肉香混着焦土气炸裂。头羊眼珠献长老象征智慧,后腿赠贵客,阿拜则生饮羊血以示敬意。孩童争抢脆骨,油脂沿指缝滴入火堆,“滋啦”声引来牧羊犬匍匐乞食。

老人拨动冬不拉肠弦,吟唱史诗《阿勒帕米斯》——英雄跨赤马踏破七层炼狱,歌词还提及“汉地商客携瓷西来”,琴箱共鸣声似马蹄叩击岩层。青年武士持双弯刀旋身劈砍,刃光织成银网,突然刀尖挑酒碗泼向宾客,酒液穿火墙化作蓝焰流星。萨满用羊皮剪出狼与鹿,投影岩壁演绎部落迁徙史,最终狼影吞噬鹿影时,全场以刃击盾高呼“乌拉!”。

王月生经历了前几日的沙尘暴和今天白天的凶险救援,也感觉身心俱疲,痛饮了几碗发酵马奶(“库米斯”),在冬不拉泛音、鹰铃碎响、少女银镯相击声、火焰爆裂声、撕咬羊肉的咀嚼、醉汉呼麦、远狼嚎叫、地底暗河闷响声中沉沉睡去。最后一丝清明中似乎听到了迁徙季最后的雁阵掠空声,感觉自己就是一只归家途中的大雁。

第13天,商队走出恩巴河流域,进入锡尔河下游的咸海荒原。地表覆盖灰白色盐壳,硬如陶片,蹄铁踏裂处渗出含硫化氢的黑泥,体弱者很容易被毒气熏晕。干涸湖床龟裂成六边形网格,裂缝宽可容拳,裂缝底闪烁芒硝晶体。途经废弃的渔村宛若鬼城,土坯房坍塌过半,屋梁悬挂风干鱼尸,灶台积沙中埋着镶贝母的婴儿摇篮。

木质驳船骨架半埋盐壳,桅杆斜刺苍穹,甲板散落生锈的鲟鱼叉与伏特加瓶。盐湖幸存卤虫在浅洼蠕动,体色血红如疥疮。沙狐因缺淡水眼珠浑浊,尾毛脱落成秃鞭,敢突袭商队病驼。梭梭树根系裸露,分泌盐结晶自卫,树瘤形似扭曲人脸。骆驼刺从盐壳下钻出,刺尖挂满牧民祈求降雨的彩色布条。

沿途都是苦咸水,需耗时和燃料进行蒸馏处理,用铜锅煮沸盐沼黑泥,导管冷凝蒸汽,每十锅得一杯淡水,优先喂饮向导骆驼,否则连骆驼饮后都会腹泻脱水,被迫宰杀。水能蒸馏,盐碱地上的草可是无法处理。当地的草料都掺有盐粒,马匹拒食,口吐白沫跪地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