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倍耐力兄弟及米兰美食(第2页)
王月生仔细观察了整个生产线。其实只是做个样子,他并不懂什么生产流程。但有了后世现成答案帮助作弊,这些不妨碍他做细致入微的视察状,并做出高瞻远瞩的指示:相较现在倍耐力公司熟悉的自行车轮胎生产,汽车轮胎需承受更高速度(此时汽车时速约30-50公里)、更大载重(汽车重量远超自行车)及复杂路况。因此,要进行三个方面的优化:
结构强度:需更强的帘布层和橡胶复合结构以抗冲击;
充气密封性:需开发可靠的内胎与气密性外胎;
耐磨与抓地力:胎面花纹设计和橡胶配方优化。
为此,应该对生产线进行改进。首先要在技术研发上实现突破,包括:
帘布层增强:将棉线帘布层从1-2层增至4-6层,采用交叉编织工艺提升抗压性;
充气技术优化:研发薄壁橡胶内胎,配合气门嘴密封技术,避免漏气(借鉴自行车充气轮胎经验);
橡胶配方升级:添加更多炭黑和抗氧化剂,提升耐磨性与耐老化性。
然后,对设备进行升级与机械化,包括:
自动化帘布贴合机:取代手工贴合,确保帘布层均匀分布;
高压硫化罐:提高硫化压力,从2-3巴增至5-6巴,增强橡胶与帘布的结合强度;
胎面花纹模具:设计菱形或条形花纹模具,提升抓地力。
同时,要建立测试与品控体系,包括:
路试设备:与汽车制造商(如菲亚特)合作,在碎石路、泥泞路进行耐久性测试;
实验室检测:引入拉伸试验机检测橡胶抗拉强度,建立质量控制标准。
并且,需要重构生产流程,包括:
分阶段生产:将轮胎分解为内胎、外胎、帘布层独立生产,再组装硫化。
工人培训:培训技工操作新设备,熟悉汽车轮胎的精度要求。
短期目标应设为:
在当前自行车充气轮胎生产过程中积累内胎密封技术经验;
与菲亚特合作,为6hp车型试制原型轮胎,改进帘布层结构;
争取5年内量产首款采用4层棉线帘布和改良硫化工艺的汽车轮胎,以适配早期赛车与商用汽车。
兄弟二人何时听过这么精准、详尽和具备可行性的建议啊,顿时惊为天人。之前还感觉乔瓦尼来信中的言辞可能颇为夸张,但现在觉得毫不为过。尤其是阿尔贝托,他一直对技术和生产感兴趣,而王月生的建议也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两点展开,顿时觉得虽然肩上责任重大,但有了王月生的一席话,眼前一片光明。
须知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其实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运气。这里所谓的运气,是指企业都必须经历的各种试错,产品方向上的试错,材料工艺方面的试错,生产管理方面的试错,等等。运气好的,在资金告罄之前,找对了路子,从此海阔天空;运气不好的,在找对路子之前,各种试错已把资金和精力耗尽,黯然收场。所以,真正懂得技术和企业管理的人,是非常理解王月生这些建议的宝贵价值的。如果王月生建议得对,他们不但可以省下近百万的试错成本,更可以提前几年抢得市场先机。
阿尔贝托试探地问王月生是否还有更详细的方案,王月生表示自己可以提供一个首批公路汽车轮胎的产品设计、材料配方和生产工艺供倍耐力实验,其实就是后世历史上倍耐力的第一个汽车轮胎erle的相关信息。同时提供一个针对非铺装路面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在此后的汽车越野拉力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一鸣惊人、打开市场,参考的是后世1905年selle的方案。另外提供一个硫化实验室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