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灯芯厂合资与电子被发现(第2页)
而王月生之所以每次都要实地参观这些工厂,第一是因为他不想自己被此刻光鲜亮丽、生机勃勃的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景象蒙蔽住血泪工厂的现实。否则自己会因为一心想在母国进行工业化,而那时他的实力和权力可能已经让他无视底层劳动者的实际处境。每个本应活生生的人,变成了游戏中无足轻重的npc,或者是统计报表中冰冷的数字。
第二,也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这种贪图享受的小民性格,在后世,还会因为无处不在的大数据而尽量谨小慎微,但在前世,很容易产生报复性消费心理,从而让自己滑向与权贵阶级同流合污。毕竟,革命者与底层人民共情,而底层人民不经过深刻的教育必定不会与革命者共情,这实在是太违背人性了。
王月生实在不知道那些很多出自富裕家庭的革命家是如何度过这个心理难关的,所以每时每刻恨不得都要花天酒地的欲望,就需要这种经常性的去最基层的劳动一线来平衡和警醒。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强力推行所有中高级领导干部每周至少一天去基层劳动,或者一线考察,尽管差点弄得众叛亲离,但仍然秉持不辍的原因。
拿到了前世此时对标工厂的信息,再回后世找人确认了一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可行性,王月生就转头去了英国,去跟海恩德曼讨论合资建厂的事情。甚至在离开荷兰之前就已电报国内让派人过来,因为即便英国社会民主联盟sdf那边不愿合作,还有英国合作社批发协会cws可以考虑,实在不行找德文郡公爵交点保护费也是条路子。
其实尽管1893年sdf就参与了“独立工党”(indepeLabourparty,iLp)的成立,但因策略分歧未成为主导力量,且主要依赖会员会费、小额捐款和出版物如《正义报》jtice的销售收入,缺乏大资本或工会的长期资助,经济实力薄弱,难以支撑大规模政治活动。自诩为慧眼识珠第一个与王月生合作的海因德曼当然不会拒绝这种加强自己实力的合作。
所以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跟法国版差不多。至于己方对于合资工厂的贡献则是:
通过材料替换与升级,在天然纤维预处理环节引入21世纪生物酶脱胶技术(1897年已有麦芽酶应用),使用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伪称“德国新型发酵提取物”,处理亚麻,替代传统沤麻工艺,将处理时间从14天缩短至3天,纤维强度提升15%,对外则宣称“优化发酵温度控制节约煤炭”而节约成本;
浸渍液革新,采用纳米二氧化硅溶胶,伪称“精制石英粉悬浮液”,替代部分石蜡,添加0.5%纳米sio?(粒径20n),使灯芯吸油率提升至400%,燃烧寿命延长30%,并利用当时显微镜分辨率不足(>1u)无法检测纳米颗粒的情况,将纳米溶胶伪装成“改良硼砂溶液”;
工艺流线化,在连续漂白系统中参考1940年造纸业技术设计重力流槽漂白装置,用阶梯式混凝土槽实现灯芯布连续流动漂白,氯气消耗量减少40%,工时压缩50%;
增加热回收干燥,加装简易管壳式换热器(1870年已有专利),将烘干房废气余热用于预热漂洗水,燃煤消耗降低18%,使用铸铁管道与法兰连接,与时代技术外观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