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拯救画家提香与生产法国肥皂(第2页)
等王月生按照后世查到的历史时间点想在前世截胡这些名家作品时,惊讶地发现,这些作品的复制品居然早就在市场上售卖了,还是从自己这边流出去的。当时大惊失色,觉得这次真的闯了大祸。但是没想到,这些人都创作了新的作品,虽然此时还没有那么出名,王月生这个外行也看不出个好坏,但当他试着把这些名人新作带到后世请专家鉴定时,造成了全球艺术界巨大的震动。并没有人怀疑这些是假冒作品,因为真正大家的作品,哪怕之前没有见过,但懂行的人一定可以从各个角度感觉到那种独属于作者的气韵,和那种一脉相承的技法。正如之前鉴定梵高画作时专家告诉王月生的,如果有人能画出比历史名家存世的画作不同的、却同样好甚至更好的作品,他为什么要作假?直接开宗立派不好嘛。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且说这边王月生跟约翰娜谈好了合作办法,让刘佩云居间操办,然后又带着刘佩云一起去找法国工人党的保罗.拉法格。根据事先的预约,二人来到拉法格和妻子劳拉·马克思在巴黎的住所,47rueducherche-idi。rueducherche-idi位于巴黎第六区,是一条典型的巴黎老街。这条街道因曾经有一个日晷而得名,意为“寻找正午的地方”。
巴黎第六区是19世纪奥斯曼城市规划的典型区域,建筑多为5-6层石砌公寓楼,立面简洁规整,带有铁艺阳台和高大的法式长窗。rueducherche-idi街以狭窄的街道和密集的居民区为特点,周边多中产阶级住宅和小型商铺,有19世纪末巴黎特有的石板路面和煤气路灯。拉法格所住公寓是典型的19世纪巴黎奥斯曼风格建筑,有六层楼高,外墙为浅米色石灰石砌筑,带有简洁的古典线脚装饰。拱形大门入口,配铸铁雕花门框;每层窗户对称分布,二楼“贵族层”窗台有锻铁栏杆阳台;屋顶为锌板覆盖的陡坡式设计,带有天窗供佣人房使用。拉法格夫妇住在三楼,既避开底层的喧嚣,又无需攀爬过高楼梯。
敲门声响后,劳拉打开房门,见是二人,高兴地迎了进去,而拉法格正在客厅里打开了瓶葡萄酒。这套房子是巴黎当时比较典型的中产阶级住房,面积大概130平米,前厅入口处设衣帽架、镶镜玄关桌。客厅按照当时流行的做法,跟餐厅合为一处,打造成沙龙般的核心空间,估计平时用于接待客人和进行政治讨论。摆放了几张天鹅绒面沙发,一张据说是马克思赠送的桃花心木书桌,一排铁质书架上陈列着《资本论》初版、法国大革命文献及多语种政治刊物,长橡木桌上陈列着银质餐具并配六把高背椅,墙面悬挂马克思肖像、社会主义主题版画及劳拉喜爱的英国风景水彩画。地面铺设波斯地毯,但因频繁集会局部已有磨损。
见王月生和刘佩云二人望向书架醒木位置的一对中国风明显的瓷质公鸡和母鸡摆件,劳拉笑呵呵地说“还要感谢你让大韦在你们中国新年前送来的这份礼物,啊,对,是你们的那个什么生肖鸡年,我和保罗都很喜欢”。王月生赶紧摆手谦虚,并将手中的礼品盒递了过去,里面是一套雅典奥运会的纪念品。王月生过去的两个中国春节都让留在英法德三国的阿宽、大韦和阿珠给当地的朋友以他的名义送中国礼物,保持联系。
拉法格请大家坐下,各人面前的杯子里倒上了葡萄酒,劳拉端来了些小点心,大家简单寒暄了两句,就进入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