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碳化书卷与幽灵马车(第3页)
看到这里,王月生乐了,暗道“咱昨晚在小区不也有这感觉嘛,其实就是小区马路上遛弯时,一辆新能源车跟在身后,司机挺有礼貌,也不鸣笛催促,就是不紧不慢地跟着。电动车没有油车发动机的那种声音,很低沉的嗡嗡声,不注意都听不出来。要不是后面一直有轮胎压路面的沙沙声,自己根本不知道,还吓了一跳。嗯?电动车?”
急忙再往下看:“待编辑回头瞧时,便见夜色中一黑色物体紧随身后,见编辑停下,也停了下来。该编辑大骇,沿路狂奔并高声呼叫,引来巡夜警察xxx和街头露宿者xxx。三人互相鼓励,一起接近查看。警察提灯的昏暗灯光下,隐约可见出现一辆“幽灵马车”,黑色车厢,并无马匹拖曳。警察提灯凑近车窗与三人共同查看,车内空无一人。而此时马车居然启动前行,三人惊恐至极,四散逃逸,然后远远见该车消失在港口附近的迷雾中”。
王月生说啥好呢,只能说自动驾驶功能亚克西了。前面有人慢走就慢慢跟随,人停下来挡住了路就自动停下,三人围观时前面没了遮挡便继续前进。至于为什么车里没人,我那不是在后排睡觉呢嘛。再看看报道,见最后写部分市民声称马车是“亡灵引渡者”,由当地民间传说中的“安吉图诺”(Ao,即小天使引导亡魂)驾驭,自11月起每周五午夜出现,已持续约三周云云。看得王月生啼笑皆非。
后来,在后世,王月生参加那场轰动全球的那不勒斯仪式时,特意去当地档案馆查阅了一下,居然真发现了这张报纸。而且还有后续,该报专门开辟了一个专栏“幽灵追踪”,每日更新读者来信,包括科学推测(如光学幻觉)、恶作剧指控,甚至灵媒的“通灵记录”。那年12月12日,该报又发布悬赏启事,奖金100里拉,相当于熟练工人3个月工资,要求提供“幽灵马车”存在的确凿证据,如清晰照片、实物残留物,或合理解释,期限是1897年1月1日前。
这下子一个灵异事件变成了全民狂欢。市民自发组队携带煤油灯、相机(当时使用笨重的箱式相机)在托莱多街夜间蹲守巡逻。街头小贩出售“驱灵符咒”,占卜师开设“幽灵占卜”摊位,甚至有酒馆推出“幽灵马车鸡尾酒”(含苦艾酒与龙胆利口酒)。科学界也介入了,那不勒斯大学物理教授埃米利奥?塞格雷公开质疑,认为可能是煤气灯光反射导致的集体幻觉;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多?科斯塔在《ilatto》撰文,分析恐慌传播的群体心理机制。
这种事情怎么能少的了那些唯恐天下不乱者。警方调查发现数起伪造目击报告,有人用驴车覆盖黑布伪装,但未找到核心证据;悬赏截止前三天,一名马车夫自首称受雇于某贵族制造恶作剧,但无法解释所有目击细节,舆论质疑其为替罪羊。最后,《ilatto》以“科学终将战胜迷信”总结事件,暗示可能为集体癔症。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有余波呢!作家马蒂尔德?塞拉奥在1897年小说《那不勒斯故事》中融入“幽灵马车”情节,隐喻社会动荡。该事件成为20世纪初意大利神秘学研究的案例,1940年代甚至有电影短片改编。
而这一切的源头,不过是王月生夜半钟声到货船后想睡个好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