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自作聪明和被套路了(第2页)
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闹钟设在清晨四点半是多么英明。因为天际还没泛起鱼肚白,但刚过五点,整个城市似乎就苏醒了过来。随着昨天夜里从附近蛋堡的渔村出发打渔的渔船归航桑塔露琪亚港的鱼市码头,男人们扛着银亮的沙丁鱼箱从船上下来冲向佩斯切鱼市。圣露琪亚海滨大道是连接港口与市中心的主干道,路面由石板铺就,两侧分布着渔民聚居的矮房和新建的资产阶级住宅区,空气中弥漫着海盐与咖啡混合的气味。
随着天色逐渐放亮,骡马拉动的木质有轨马车开始在街上缓慢穿行。圣埃莫堡早上六点准时的鸣炮报时,惊飞了一群鸽子,也彻底唤醒了整座城市。有轨马车的铜铃叮当响起,鱼市拍卖人的哨声刺破寂静,竞价声如潮水起伏。蔬果摊主在托莱多街支起帆布棚,堆叠血橙和佛手柑,果皮裂口渗出汁液,吸引成群的绿头苍蝇。卷烟厂女工裹着头巾匆匆赶路,裙角沾着前夜暴雨的泥点。
王月生拦住了自己看见的第一辆公共马车,给了车夫半个英镑,让拉自己去最好的旅馆。海港城市的车夫和摊贩见惯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员和旅客花出的各国钱币,毫不奇怪,对于英镑这种全球硬通货更是欢迎之至,比收到他们自己国家的里拉还要开心。
从海边进城的一路上,先是看到矗立在海湾旁的蛋堡和新堡斑驳的石墙与中世纪塔楼构成天际线的主体。随后是一些仿文艺复兴风格的联排公寓,还能看见沃梅罗山上刚建成五年、向富人区输送自来水的铸铁水塔,然后进入了老城区。
平民区四层楼的外墙涂料剥落,露出底层的黄赭石色,铁艺阳台摆满陶罐罗勒,晾晒的鳀鱼干在风中摇晃如风铃。其街道宽度仅容两三人并行,两侧巴洛克建筑外墙上挂满晾晒的衣物,工匠作坊的敲打声与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平民表决广场的保罗圣芳济教堂穹顶在晨光中泛着浅金色,但廊柱上的鸟粪痕迹揭示清洁工的罢工已持续一周。劳工们则聚集在广场等待临时工作,用夸张的手势和方言交谈,延续了当地人“用手说话”的传统。公共喷泉旁,平民在排队打水。
马车停到了那不勒斯最负盛名的酒店维苏威大酒店门前。这是一座新文艺复兴风格的五层楼,白色外墙配以拱形长窗和铸铁雕花阳台,屋顶设有观景露台。入口处为大理石阶梯,两侧立有古典女神雕像,门廊悬挂煤气灯。该酒店建于1882年,由瑞士酒店集团塞萨尔·里茨,巴黎丽兹酒店创始人之一,参与设计,专为吸引欧洲贵族、富商和艺术家而建。它位于那不勒斯海滨黄金地段,紧邻蛋堡,坐拥维苏威火山与第勒尼安海的壮丽景色,被誉为“地中海的珍珠”。嗯,哪里不对,紧邻蛋堡?王月生此时哪里还不明白,自己中了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车夫共同的套路:他被司机绕道了。
穿着金边制服、戴白手套的门童将王月生引进大堂,这里铺设着威尼斯马赛克地砖,天花板上绘有天使与海神主题的湿壁画,水晶吊灯由穆拉诺岛玻璃工坊定制。办完入住手续后,行李员陪同王月生乘坐当时罕见的液压电梯到了楼上套房,墙面覆盖丝绸壁布,家具为路易十六风格,配备黄铜浴缸。行李员介绍客房内有电铃可以召唤侍者,电报室提供通讯服务可以联系欧洲各大城市,楼下有海滨长廊供宾客漫步私人码头,还可乘坐酒店专属蒸汽游艇“维苏威号”游览卡普里岛。至于花园里的音乐沙龙,每晚由那不勒斯交响乐团演奏歌剧选段,威尔第曾在此即兴指挥《茶花女》序曲。王月生付了小费,在房间里简单洗漱了一下,就下到楼下的“sapopeiana”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