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光环 作品

第58章 报警与报社(第3页)

孟生这画蛇添足的操作其实回归了后世历史上的真实,只能说历史线行进的惯性真的很大。因为王月生在后世查阅的是前辈亲自撰写的回忆录,作者本人也不知道这个细节,所以被忽视了。但王月生对历史线的干预还是有的,就是原本后世历史上有个乌龙事件,康德黎十分担心友人的安危,后世又没有王月生这样的人向他表示会安排监控,于是后世康德黎在当天晚上,从之前安排友人住的那个gray’sinn旅馆找了个当天休息的看更人帮他在使馆对面盯梢。好巧不巧的,这个看更人其实是清廷使馆委托跟踪友人的那个司赖特事务所的另一位侦探。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后世历史上的第二天星期一早上,康德黎又亲自赶往司赖特事务所,正式雇佣侦探为他日夜监视使馆。毫无疑问地,司赖特一方面接受了康德黎的这笔委托,另一方面又向使馆参赞马格里通风报信。这种巧合,后世要是敢用在电影桥段里,都会被喷死,然而,在历史上,它就那么真实的发生了。当然,前世被王月生干预了一下,康德黎无须去找看更人帮助盯梢,更不会给司赖特事务所一鱼两吃的机会。

1896年10月19日上午,没有像后世历史上先去给司赖特事务所送业绩,这次康德黎和王月生直接去了泰晤士报社。

1896年的《泰晤士报》总部位于伦敦舰队街的印刷厂广场,靠近布莱克法尔车站。舰队街自18世纪起成为各大报社的聚集地,是此时英国报业的核心区域。印刷厂广场的名字来自于邻近的英国皇家印刷厂。《泰晤士报》自1785年报社成立起便将报社的印刷和编辑中心设在此处。

报社建筑为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工业设计,以红砖外墙配以石材装饰的拱形窗户和古典石雕装饰,显得文艺风十足。大而多扇的拱形大窗为一层印刷车间和二楼编辑部办公区提供了充足的采光,坡屋顶搭配的铸铁烟囱又不由让人联想到它所服务的那套地下室里昼夜运转的先进的蒸汽印刷机。

二人在门外又商量了一下,然后康德黎自己去了一层的报社接待室,接待人员记录了他的身份和来意后,将其引向二楼编辑部。王月生则兴致盎然地看着这条街上大大小小的各种报社,想着后世华尔街是如何呼风唤雨、好莱坞又是如何左右观众的喜怒哀乐。但在这个年代,这条街对世界舆论的左右甚至世界局势的影响,丝毫不逊于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