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光环 作品

第55章 李鸿章旋风与四分之三的金字塔秘密(第2页)

过去的九天里,整个纽约甚至美东地区都被李鸿章的到访卷起了中国风,各种各样真的假的报道铺天盖地,李鸿章成了当世的最大的网红和流量巨咖,比如:

《thenewyorktis》(纽约时报)一方面称李鸿章是来自东方的神秘使者、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一方面曝光他在市政厅红毯上吐痰,称这位大人物似乎对西方礼仪一无所知。至于他引人注目的黄轿、仪仗队被说成堪比欧洲君主的排场,但随从则被评价为举止粗鲁如未开化之人。自带活鸡和厨师,称“李鸿章的厨房比外交谈判更引人注目”。看到这里,王月生对李鸿章表示歉意,估计是他送给李鸿章的那两只长尾金鸡惹的祸。但是,根据当时的反应,李中堂分明是非常喜欢这对活物啊,而且认为这堪比当年唐明皇的一骑红尘妃子笑,代表了帝国臣民远在异国他乡时也不忘对帝国重臣的一片赤诚之心啊。当时老李高兴得差点坏了规矩,让随行的长子李经方送献礼的四人出酒店,好在被四人机智地力辞了。

《thewashgtonpost》(华盛顿邮报)则十分关注李鸿章与克利夫兰总统的会谈,强调其呼吁美国废除《排华法案》的诉求,但断言“美国不会为讨好四亿人市场牺牲劳工利益”,并评价其外交策略说“李的谦逊姿态掩盖了精明算计,他试图用茶叶和丝绸换取美国的钢铁与铁路技术”。当然,也不忘讥讽他在白宫宴会上用筷子夹牛排失败,侍从不得不上手帮忙,戏谑为“筷子和刀叉的文明对决”。

《sanfrancisicle》(旧金山纪事报)从华人社区的视角报道了旧金山唐人街张灯结彩庆祝李鸿章访美,但批评其“对在美华工的苦难视而不见”,并引述华人劳工言论:“他坐黄轿子风光,我们却被《排华法案》逼得走投无路。”并用社论发表质疑:“李鸿章为何不访问加州?难道清廷只在乎东海岸的银行家?”

《chicagotribune》(芝加哥论坛报)一方面用标题“李鸿章的购物清单:铁路、枪炮与电报线”,分析其考察工厂和军校的意图,并警告美国企业:“这位特使的承诺可能像中国瓷器一样精美而易碎”,同时不忘刊载漫画将李鸿章画成“拖着长辫的秃鹫”,脚踩写着“苦力贸易”的骷髅。

《纽约先驱报》将其与德国铁血宰相类比,强调其“挽狂澜于既倒”的政治手腕;而《费城问询报》则针锋相对地反驳说“若俾斯麦是欧洲的铸造者,则李鸿章只是亚洲的修补匠”。

当然,也有很多小报聚焦其长指甲、长烟袋及咳嗽吐痰的细节。《波士顿环球报》甚至刊登其“每日作息表”,称“这位73岁老人午睡时间比办公还长”。

也有些靠谱媒体关注些正经事,比如《科学美国人》杂志报道李鸿章试用电话后感叹“此物可抵十万兵”,并预言“中国将沉睡至被蒸汽机吵醒”;而《工程新闻》记录其对尼亚加拉大瀑布水电站的痴迷:“李中堂驻足两小时,疑欲搬瀑布回国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