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从韦拉克鲁斯到哈拉帕(第2页)
第5天,最终抵达了科尔多瓦。这座“咖啡之城”因有很多欧洲移民投资常驻而显精致,随处可见石板街道与铸铁路灯。中央广场的棕榈树下,咖啡商人在露天咖啡馆洽谈着生意。一行人选了个带庭院的中产阶级旅馆,这里提供热水浴与炖鸡。大家好好地洗去了过去几天的征尘。洗澡后,有部分团员感觉头痛,经随队医生检查,系初步的高原反应,建议饮用古柯叶茶。
考察队在科尔多瓦市场采购了玉米饼、烟熏辣椒、咖啡豆,补充了火绒与绷带。雇佣了懂纳瓦特尔语的骡夫,以应对山区土着部落问路。租了一批驮骡以供峡谷路段换乘,因为骡车的木轮在那段石板路上会颠簸过于剧烈。
第6天,在晨雾中离开科尔多瓦,沿石板路西行,穿过殖民时代的石砌拱桥,沿“科尔多瓦-奥里萨巴”商道向西北行进,前往25公里外的奥布兰科。
沿途可见山坡梯田上的咖啡庄园与甘蔗田内,混血劳工在忙碌,德国庄园主骑马巡视。不久,里奥布兰科峡谷的石灰岩峭壁渐现,白鹭盘旋于溪流之上。进入峡谷前,遇到了迪亚斯政权收编的“乡村警察”设立的检查站。团队将早已准备好的银币奉上,被获准通过。午后峡谷穿堂风猛烈,挑夫们紧抓骡车绳索以防货物翻落,其他人则下马牵行。高海拔导致气温骤降,不少人出现了高原反应,在火山周边碎石路段上艰难跋涉。当晚夜宿里奥布兰科村的posadadelrio客栈,众人在木屋中共享炭火烤玉米,听纺织工人抱怨工厂剥削。奥里萨巴的雪顶在月光下泛蓝,本地传说视其为“沉睡女神的银冠”。
第7天,一行人从里奥布兰科前往奥里萨巴,路程约25公里。离开峡谷,地貌突变,进入火山冲积平原,道路渐平缓,空气转凉。奥里萨巴火山终年积雪的锥形山体巍然矗立,山腰云雾缭绕,火山灰土壤滋养着蓝莓田。时不时地面传来了火山的微震,提醒着奥里萨巴火山休眠但仍有活动,向导警告勿饮火山地热造成的温泉水,因为里面含有硫磺。
经过一处火山脚下的印第安集市,奥托米人出售火山石雕、草药,如治疗疟疾的“epazote”,与蓝莓蜜饯,巫师用可可豆占卜。白色巴洛克风格的圣玛丽亚德洛斯雷梅迪奥斯教堂孤立于火山脚下,朝圣者赤脚攀爬石阶。随着离城镇越来越近,开始看见墨西哥东方铁路延伸段工地上,美国工程师指挥土着劳工铺设铁轨,蒸汽打桩机轰鸣。法国资本的pa纺织厂喷吐黑烟,童工在铁丝网内奔跑,运河引奥里萨巴河水驱动水轮机。
奥里萨巴镇的石板街道上,戴礼帽的欧洲商人与披毯子的奥托米妇女擦肩而过,铸铁路灯与煤油灯并存。当晚,众人住在granhoteldefrancia,这是一幢殖民遗风的法式三层楼,供应葡萄酒与焗蜗牛。不远处的龙舌兰酒馆是工人的聚集地,泥土地面铺松针,乐手用木笛吹奏印第安哀歌。
一行人在奥里萨巴市场采购了火山灰陶罐、蓝莓干、和用于修补工具的龙舌兰绳。因为山区寒冷,还依照当地人的建议准备了治咳嗽的草药茶yoloxochitl与防冻裂的羊脂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