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当年的幽灵案(第2页)
“嗯,跟我想的差不多。”洛保点头,看向张姐姐,“您是不是一疼就觉得膝盖发凉,想焐个热水袋?而且疼起来是那种闷闷的疼,不是刺痛?”
“对对对!就跟揣了块冰似的,焐着能好点,一离开热乎气就不行。”张姐姐拍了下大腿,“洛医生你是不知道,我女儿非让我去做针灸,我怕疼,就想来你这儿开点药。”
“针灸确实快,但您这体质得慢慢调。”洛保思索片刻,报出药方,“小川,写:独活10g,桑寄生15g,杜仲12g……加桂枝6g,温通经脉的。熬药的时候加一把红枣,喝完药可以用艾叶泡泡脚,水温别太高,38度左右就行,泡15分钟。”她顿了顿,补充道,“草莓我收下了,谢谢您,但下次别带了,您来一趟不容易。”
“嗨,多大点事儿!”张姐姐笑得爽朗,“你帮我看好了腿,比啥都强。那我先走了,不耽误你看别的病人。”
送走张姐姐,洛保又喝了口果茶,胸口的伤口在专注的工作中似乎没那么疼了,只是后背靠着靠枕的地方有点发麻。快斗见状,不动声色地帮她调整了靠枕的角度,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
“小哀,你跟每个病人都喊‘姐姐’哎。”步美不知什么时候又凑到了门口,小声说,“刚才那个奶奶,你也喊她‘姐姐’,她可开心了。”
洛保抬眼笑了笑:“女人嘛,不管多大年纪,都爱听好听的。喊‘姐姐’显得年轻,她们心情好了,病也能好得快点。”
光彦推了推眼镜:“这也是治疗的一部分吗?”
“算是吧。”洛保点头,“情绪对身体影响很大,尤其是慢性病,心情舒畅了,药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洛保端着快斗刚泡好的蜂蜜柠檬茶,指尖在平板上划过未问诊的名单,声音带着点午后的微哑:“小川,中医科还剩多少个?”
屏幕里的小川翻了翻手里的号单,报数道:“普通门诊还剩127个,专科门诊8个,加号15个。老师,要不您歇会儿?我看您眼睛都有点红了。”
“没事,趁着这会儿精神好,多清几个。”洛保揉了揉眉心,指尖划过下一个名字,“下一位是……陈女士,带孩子来的?病历上写着孩子5岁,反复咳嗽。”
话音刚落,屏幕里就走进来一位年轻妈妈,怀里抱着个怯生生的小男孩,孩子脸蛋红红的,时不时咳嗽两声,小手紧紧抓着妈妈的衣角。
洛保立刻调整了语气,声音放得又轻又软,像怕吓着孩子:“小朋友你好呀,我是洛姐姐,让姐姐看看你哪里不舒服,好不好?”
小男孩怯怯地抬头看了眼屏幕,又赶紧把头埋进妈妈怀里,小声咳嗽起来。陈女士无奈地笑了笑:“这孩子怕生,洛医生您别介意。他这咳嗽快一个月了,白天还好,晚上一躺下就咳得厉害,药也吃了不少,就是不见好。”
“没关系,咱们慢慢说。”洛保对着镜头笑了笑,目光落在孩子身上,“小朋友是不是总觉得嗓子痒?咳起来的时候停不下来,有时候还会干呕?”
陈女士眼睛一亮:“对对对!您怎么知道的?他就是这样,半夜咳得厉害,有时候还会把吃的奶吐出来,看着都心疼。”
小川这时已经走到孩子身边,半蹲下身,柔声说:“小朋友,让哥哥摸摸你的手腕好不好?就一下,不疼的。”
小男孩犹豫了半天,才在妈妈的鼓励下伸出小手。小川轻轻搭上他的手腕,片刻后抬头汇报:“老师,脉象浮数,舌尖红,苔薄黄,是风热犯肺,还有点阴虚。”
“嗯,跟我想的差不多。”洛保点头,看向陈女士,“孩子是不是总爱踢被子?平时喝水少,还爱吃零食?”
“您说得太对了!”陈女士连连点头,“这孩子特别怕热,晚上盖薄被都嫌热,总踢掉。零食也是,尤其爱吃薯片、饼干这些,不给就闹。”
“那得稍微管管啦。”洛保的声音依旧温柔,“零食太干,容易生内热,加上他本身就怕热,一踢被子着凉,咳嗽就不容易好。小川,记方子:桑叶6g,菊花6g,杏仁5g……加2g麦冬,润肺的。药量减半,熬出来放温了加一勺蜂蜜,孩子能爱喝些。”
她顿了顿,看向镜头里的小男孩,故意用轻快的语气说:“小朋友,喝药的时候要乖乖哦,喝了药咳嗽就好了,就能跟小朋友一起去公园玩啦。还有呀,晚上别踢被子了,不然洛姐姐可要让妈妈给你穿小睡衣啦。”
小男孩似乎被“公园玩”吸引了,偷偷抬起头,小声说:“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啦,洛姐姐不骗人。”洛保笑得更温柔了,“等你好了,让妈妈带你去放风筝,好不好?”
孩子用力点了点头,咳嗽声似乎都轻了些。陈女士感激地说:“谢谢您啊洛医生,您比之前那个医生有耐心多了,孩子都愿意听您的。”
送走陈女士和小男孩,洛保端起果茶喝了一大口,酸甜的滋味让喉咙舒服了不少。快斗在旁边调侃道:“刚才那语气,跟哄元太似的。”
“对付小朋友,就得用他们能听懂的话。”洛保放下杯子,指尖划到下一个病人,“下一位,王女士,30岁,说最近总掉头发。”
屏幕里走进来一位长发女士,下意识地拢了拢头发,脸上带着点焦虑:“洛医生,你看我这头发,一梳就掉一把,洗头发的时候掉得更多,是不是得秃顶了啊?”
“别担心,先让小川给您把把脉。”洛保的声音沉稳下来,带着安抚的力量,“掉头发的原因有很多,先看看脉象。”
小川把脉后汇报:“老师,脉象细弱,舌淡苔白,是气血不足,还有点肝郁。”
“嗯。”洛保点头,“您是不是最近总熬夜?压力也大,动不动就爱生气?”
王女士叹了口气:“是啊,最近公司赶项目,天天加班到半夜,回家还得跟我老公吵架,真是烦透了。”
“情绪和睡眠对头发影响很大。”洛保说,“您这是长期熬夜伤了气血,加上肝郁气滞,头发得不到滋养,自然就掉得厉害。小川,记方子:当归10g,白芍10g,熟地12g……加3g柴胡,疏肝的。”
她看向王女士,语气里带着点建议:“这阵子尽量别熬夜,哪怕早睡半小时也好。跟老公吵架的时候先深呼吸,想想没必要为小事伤了和气,气出病来不值当。”
王女士忍不住笑了:“您说得对,我就是控制不住脾气。那我这头发还能长回来吗?”
“能,只要你好好调理,肯定能长回来。”洛保肯定地说,“平时多吃点黑芝麻、核桃,用木梳子梳头,促进血液循环,对头发好。”
送走王女士,洛保看了眼时间,已经下午三点多了。快斗递过来一块小蛋糕:“垫垫肚子,不然晚上该胃疼了。”
洛保接过蛋糕,小口吃着:“还有多少个?”
“普通门诊103个,专科门诊6个,加号12个。”快斗看着她的平板,“照这速度,估计得看到晚上了。”“没事,慢慢看,总能看完的。”洛保把最后一口蛋糕咽下去,拿起平板,“下一位。”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病人在屏幕里出现,有焦虑的上班族,有操劳的家庭主妇,有退休的老人……洛保始终保持着专业而温和的态度,根据小川报出的脉象精准判断病情,开出药方,偶尔还会分享一些养生小技巧,比如“生气的时候多喝玫瑰花茶”“久坐后伸伸懒腰揉按足三里”“晚上睡觉前泡脚时加点盐”。
孩子们在客厅里安静地玩着拼图,时不时探头看看,见洛保专注的样子,又悄悄缩回去。快斗则像个尽职的助手,时不时递水、调整靠枕、换果茶口味,偶尔还会在洛保咳嗽时递上纸巾,动作自然得仿佛做了千百遍。
傍晚时分,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给房间镀上了一层暖金色。洛保送走一位患了慢性胃炎的阿姨,终于松了口气,靠在床头揉了揉肩膀:“小川,还有多少?”
“普通门诊56个,专科门诊3个,加号8个。”小川的声音也带着疲惫,“老师,要不先吃饭吧?我让食堂留了点清淡的,您也该吃点东西了。”
洛保看了眼快斗端过来的晚饭——一碗小米粥,一碟凉拌青菜,一个水煮蛋,都是易消化的食物。她点了点头:“行,吃饭吧,让病人也休息会儿,半小时后继续。”
挂了视频,她拿起勺子慢慢喝粥,快斗在旁边看着:“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怕等下又忘了吃。”洛保笑了笑,“其实这样远程看诊也挺好的,不用来回跑,就是累眼睛。”
“那看完这波就歇两天,别硬撑。”快斗给她夹了一筷子青菜,“你这身体,经不起这么折腾。”
“知道啦,管家公。”洛保调侃道,心里却暖暖的。
吃完饭休息了半小时,洛保重新连线,屏幕里的小川已经泡好了新的热茶,精神好了不少:“老师,准备好了。”
“开始吧。”洛保调整了下坐姿,指尖划过下一个名字,“下一位是……赵女士,带孩子来的,孩子3岁,总不爱吃饭。”
屏幕里走进来一位妈妈,手里牵着个瘦瘦小小的小男孩,孩子耷拉着脑袋,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小朋友你好呀,我是洛姐姐。”洛保立刻换上温柔的语气,“姐姐听说你不爱吃饭,是不是饭菜不好吃呀?”
小男孩摇摇头,还是不说话。他妈妈无奈地说:“这孩子从小就挑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长得比同龄孩子矮一截,愁死我了。”
小川蹲下身给孩子把脉,片刻后汇报:“老师,脉象沉缓,舌淡苔白腻,是脾胃虚弱,还有点食积。”
“嗯。”洛保点头,“孩子是不是总爱打嗝,嘴里还有点味儿?大便也不太规律,有时候好几天才拉一次?”
“对对对!”妈妈连连点头,“他就是这样,有时候还说肚子疼,我带他去查了,也没查出啥毛病。”
“这是脾胃弱,消化不了食物,积在肚子里就不爱吃饭了。”洛保说,“小川,记方子:鸡内金5g,炒麦芽5g,神曲5g……加3g白术,健脾的。药量少点,熬成水给他当茶喝,一天三次,甜甜的,不难喝。”
她看向小男孩,用商量的语气说:“小朋友,喝了这个水,肚子就不疼了,就能吃香喷喷的米饭了,吃了饭就能长高,比小朋友们都高,好不好?”
小男孩似乎对“长高”很感兴趣,小声问:“真的能长高吗?”
“当然啦,”洛保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只要你乖乖喝水,好好吃饭,肯定能长得高高的,还能跟爸爸一起打篮球呢。”
孩子用力点了点头:“我要打篮球!”
他妈妈松了口气,感激地说:“谢谢您啊洛医生,希望这次能管用。”
第二天早上,洛保是被手机震动吵醒的。屏幕上跳动着“小川”的名字,她划开接听键,声音还带着刚睡醒的沙哑:“早。”
“老师,您醒了?”小川的声音透着点小心翼翼,“我整理了下剩下的号,中医科普通门诊还剩23个,专科门诊昨天清完了。神经内科普通门诊89个,专科门诊23个,您看今天先看哪个?”
洛保坐起身,靠在床头缓了缓,胸口的伤口比昨天又轻了些,只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后背有点发僵。“先把中医科剩下的23个清掉,上午就能弄完。下午开始看神经内科,普通门诊先看50个,剩下的明天再说,别堆太多。”
“好的!”小川应得干脆,“我这就安排病人,设备都架好了,您准备好了随时连线。”
挂了电话,快斗端着温水走进来:“又要开始了?”
“嗯,剩最后一点了,清完踏实。”洛保接过水杯喝了两口,“帮我把平板拿来,再泡杯昨天那种蜂蜜柠檬茶,今天想加点冰块,稍微凉快点。”
“刚醒就喝冰的?”快斗挑眉,“不怕刺激伤口?”
“就加两块,温凉的就行。”洛保笑着推了推他,“相信你的手艺。”
等快斗把平板和果茶递过来,洛保点开视频连线。屏幕里的小川已经穿好了白大褂,桌前摆着整齐的病历本:“老师,第一个病人已经在这儿了,是位老先生,说最近总觉得心慌。”
“让他进来吧。”洛保调整了下坐姿,指尖在平板上划过病人信息,“周先生,68岁,有高血压病史。”
屏幕里走进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手里拄着拐杖,坐下时动作有点慢。洛保的声音立刻放得温和:“周先生,您好,今天感觉怎么样?”
“洛医生啊,”老先生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我这心啊,就跟揣了只兔子似的,突突突跳,晚上躺床上更厉害,总担心睡过去就醒不来了。”
“别胡思乱想,先让小川给您把把脉。”洛保安抚道,目光落在老先生微微发颤的手上。
小川把脉后立刻汇报:“老师,脉象细数,舌红少津,是阴虚火旺,有点心悸。”
“嗯。”洛保点头,“您是不是晚上总盗汗?手心脚心也爱发热?最近血压控制得怎么样?”
“可不是嘛!”老先生叹了口气,“后半夜睡衣都湿透了,手心烫得睡不着。血压还行,天天吃着药呢,就是这心慌太折磨人。”
“跟您阴虚体质有关系,加上最近天气干燥,更易生内热。”洛保说,“小川,记方子:生地15g,玄参10g,麦冬10g……加3g五味子,敛心阴的。煎药时放两颗大枣,喝完药别吃辛辣的,早上起来喝杯淡盐水。”
她顿了顿,看向老先生:“平时别总想着心慌的事,下午太阳好的时候去公园散散步,跟老伙计下下棋,转移下注意力,对病情有好处。”
老先生连连点头:“哎,听你的,洛医生说话让人踏实。”
送走老先生,洛保端起果茶喝了一口,温凉的酸甜滑过喉咙,提神不少。快斗在旁边翻着书,偶尔抬头看她一眼,见她额角没冒汗,才放心地继续看书。
接下来的病人大多是些老毛病,洛保处理起来得心应手。有位患了慢性咽炎的老师,总觉得嗓子里有东西,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有位刚生完孩子的妈妈,说自己总头晕乏力,奶水也不够;还有位常年坐办公室的年轻人,肩膀疼得抬不起来……洛保根据每个人的脉象和症状,精准地开出药方,偶尔还会分享些简单的调理方法,比如“咽炎犯了就用麦冬泡水喝”“产后头晕可以多吃点红枣小米粥”“肩膀疼试试扩胸运动,每天做三组”。
孩子们上午要去学校,临走前都跑到门口跟她打招呼。步美把一颗水果糖放在床头柜上:“小哀,这个给你,看完病人吃一颗,会变开心的。”
光彦推了推眼镜:“我查了资料,说神经内科的病人大多需要耐心沟通,你别太累了。”
元太挥了挥拳头:“要是有人不听话,我回来帮你教训他!”
洛保被他们逗笑,胸口的伤口轻轻抽痛了一下,却不碍事:“放心吧,快去上学,路上小心。”
等孩子们走了,房间里更安静了。洛保专注地看着屏幕,一个接一个地清号,快斗则像个隐形的助手,在她喝完果茶时及时续上,在她咳嗽时递上纸巾,在阳光太刺眼时悄悄拉上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