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霸道 作品

第344章 学如流水,道若远山:在无尽处叩问人生(第2页)

而“道无涯”,则藏在那些“学不透”的褶皱里。

曾在海边看渔人涨潮时撒网。浪大时,他把网撒成弧形,说“顺着浪势,鱼才不会惊”;浪平了,网要撒成直线,“这样才能兜住浅滩的虾”。我问他有没有固定的法子,他指了指变幻的云:“海的脾气比云彩变得快,哪有不变的道?”后来读《庄子》,见“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忽然想起渔人的话——所谓“道”,从不是刻在石碑上的教条,而是在与世界的周旋中慢慢显形的轨迹。就像水流过石头,不是石头规定了水的形状,而是水在撞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径。

祖父种了一辈子水稻,却总说“没摸透稻子的性子”。雨水多的年份,他会把稻垄挖得深些,说“根要透口气”;干旱时,反而把垄填浅,“让根贴着土,能接住露水”。他从不信“标准答案”,只信“稻子用长势说话”。这便是“道无涯”的智慧:承认自己的局限,却在每一次试探中靠近真相。就像登山的人,以为到了山顶就是终点,却发现山外还有山,云外还有云,而脚下的路,永远在延伸。

其实“学无止”与“道无涯”原是一体两面。学是舟,载着人渡向道的彼岸;道是海,引着舟驶向更辽远的水域。年轻时总想着“学成”便可以“得道”,后来才明白,越是深入学习,越会发现已知的渺小;越是触摸到道的轮廓,越会懂得敬畏未知。就像夜空里的星,你认识的星越多,越会惊叹于星空的浩瀚——所谓“知也无涯”,从来不是让人望而却步的叹息,而是催人向前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