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霸道 作品

第324章 尘俗观:黄金与蝇堆里的价值迷思(第2页)

曾见深山古寺的僧人,守着一柜古籍甘之如饴,门外红尘万丈,于他们不过是过眼云烟。这让我想起《菜根谭》里“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心观事”的智慧——冷不是冷漠,是让心保持清澈的温度,不被世俗的热浪蒸得浑浊。当他人在“粪便”旁争抢时,懂得转身拾起黄金的人,需要两种能力:

其一是“识金”的眼光。真正的黄金未必光芒万丈,可能藏在朴素的表象下:如匠人十年磨一剑的寂寞,如学者青灯黄卷的坚守,如普通人日复一日的善意。这需要我们把“价值坐标系”从外界的喧嚣里抽离,不再以“是否被关注”“是否有利可图”衡量事物,而是问自己:这能否滋养生命的厚度?能否让心变得辽阔?

其二是“守静”的定力。蝇群的可怕,在于它们用噪音制造“正确”的假象——当所有人都奔向粪便,独守黄金的人反而像异类。但须知,梵高的向日葵在生前无人问津,敦煌的壁画在沙漠里沉默千年,真正的价值从不会因一时的冷落而贬值。就像深海的珍珠,要在黑暗里经历沙砾的打磨,人生的黄金,也需在无人问津的时刻,守住内心的光。

三、破局之道:在蝇堆里种一株向日葵

如何避免陷入“逐臭”的迷局?或许要学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清醒——不是逃离尘世,而是在尘世里划出一方精神的田园。当看到“蝇堆”时,不妨问自己:这些喧嚣能给生命留下什么?是片刻的麻痹,还是永恒的空洞?当遇见“黄金”时,不妨弯下腰——那可能是一本被忽略的好书,一次与智者的深谈,或是一段与自己相处的时光,这些看似“无用”的事物,恰是滋养灵魂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