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霸道 作品

第253章 解码问道:在生命的素绢上绘就本真之色(第3页)

五、安住当下:在刹那间筑一座须弥山

当下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月洞门。陶渊明在“晨兴理荒秽”的当下,把每一粒泥土都种成诗性;敦煌画工在绘制飞天衣袂的刹那,将毕生的时光都凝在一笔勾勒里。就像扬州个园的壶天自春,在一方庭院里收纳四季,当下的珍贵在于:修鞋匠敲下的每颗鞋钉,夜市摊主翻动的每串糖葫芦,都是构成生命的须弥山的沙砾。

世人常困于“过去”的残卷与“未来”的草稿,却忘了敦煌壁画的美妙,正在于每一笔当下的专注。苏轼在黄州吃一碗东坡肉,便把贬谪的苦熬成舌尖的滋味;张桂梅校长握住学生的手时,便把所有的病痛都化作掌心的温度。安住当下不是忽略远方,而是如茶马古道的马帮,知道翻越眼前这座山,就是抵达远方的唯一路径;如黄山松,懂得吸收此刻的阳光雨露,便是长成虬枝的全部秘密。就像莫高窟的飞天,手中的莲花从不指向过去或未来,只在当下的绽放中,成就永恒的美。

站在敦煌鸣沙山的黄昏里,看月牙泉倒映着最后一缕天光,忽然懂得:生活的真谛从不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不在非此即彼的偏激里,不在恃才傲物的高墙内,而在如飞天般不比较的轻盈、如曲桥般不偏激的圆融、如沙粒般不傲慢的谦卑里。当我们能以独立思考为灯,照亮当下的每寸光阴,便会发现——生命的素绢早已铺展,无需浓墨重彩的攀比,不必非黑即白的执着,只要像敦煌匠人那样,在每一个当下,认真落下无愧于心的笔触,终会在时光的卷轴上,绘出属于自己的、疏朗通透的山水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