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霸道 作品

第242章 陶泥的自白:在捏塑间焐热选择的温度(第3页)

现代人总在执念里“补网”,想捞回所有失落的选择,却忘了敦煌壁画的美,正在于颜料层间的剥落留白。就像陶渊明放下五斗米,却收获了“鸡鸣桑树颠”的本真;就像张岱经历国破家亡,却在《陶庵梦忆》里留下了“冰雪之气”的文字。当我们把选择当作漓江的流水,便会明白:那些翻篇的过往,不过是水面的涟漪,而真正的清澈,在于允许落叶飘过,也接纳新的星光沉入——毕竟,能在流动中保持澄明的,从来不是拒绝波澜的湖,而是懂得“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河。

站在暮色中的古窑前,看老匠人将坯体放入龙窑,柴火噼啪作响。他说每窑都有惊喜,就像每段选择都藏着焐热的可能。那些在“正确选择”里焦虑的日子,多像未烧透的陶坯,僵硬而脆弱;而当我们学会像陶泥般接纳捏塑,像石阶般坦然迂回,像茶釜般专注火候,像流水般自然翻篇,终会在某个开窑的清晨懂得:这世间本没有预制的“正确”,所有选择的光芒,都是人心在岁月窑火里,一点点焐热的生命成色。毕竟,能让泥坯开出花来的,从来不是完美的模具,而是手掌与光阴反复摩挲时,生出的那分相信与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