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霸道 作品
第230章 解码问道:在垄亩间遇见生命的远方(第2页)
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写:“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这“坐一会儿”的深意,恰如农人侍弄庄稼的耐心。春日播种时埋下的每一粒种子,都带着对季节的信任;盛夏锄禾时滴落在苗间的汗珠,是与土地签订的契约;到了秋收,谷穗垂落的弧度里,藏着光阴对深耕者的回礼。就像黄山松扎根岩缝,用百年光阴把虬枝长成风景,真正的生命厚度,从不在空想的云端,而在与现实角力的每一个晨昏。
苏州园林的造园师们深谙此道。他们不追求五岳名山的磅礴,却在方丈之间叠山理水,让每一块湖石都经过千百次摩挲,每一株古松都循着风向修剪。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窗棂框住的何止是半轮明月?那是造园者用一生时光打磨出的观照——当世人都在仰望缥缈的“风月无边”,他们却在雕梁画栋的细节里,把人间烟火酿成了诗。这种深耕,不是对远方的放弃,而是把远方拆解成无数个“当下”,让每一次俯身都成为抵达。
三、问道:在垄亩间遇见生命的远方
曾困惑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淡泊,以为那是避世的洒脱。直到读懂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辛劳,才明白那份悠然背后,是对土地的敬畏与深耕。他的南山从来不是逃避现实的符号,而是在锄草施肥中领悟到的生命真相——当双手沾满泥土,灵魂才不会在空想中漂泊。就像云南哈尼族的梯田,历经千年开垦,每一道田埂都刻着“向土地问道”的智慧,那些在云雾中起伏的田垄,何尝不是大地写给人间的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