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蕴之光 作品

第186章 星痕引气诀

李云辰在众人嘲笑声中离开测试台。

他独自走进后山密林,掌心攥着苏瑾偷偷塞来的《引气诀》。

当晦涩的咒语在唇齿间流转,体内沉寂的古老血脉骤然沸腾。

一道无形气旋撕裂空气,远处山峰应声炸裂。

他狼狈跌坐在地,却不知苏瑾的灵鹤正悬停高空,将一切尽收眼底。

夜空深处,本该沉睡的九星悄然连成一线。

夕阳熔金,将天云宗外门广场上的人影拉得细长扭曲。喧哗、嗤笑、指指点点汇聚成一股令人窒息的浊流,紧紧缠绕在李云辰身上。他低着头,脊背绷得笔直,像一根被狂风压弯却不肯折断的芦苇,默默穿过那道由无数鄙夷目光和刻意放大音量的嘲讽筑成的无形之墙。

“啧,我还以为多大的动静呢,原来是白板一块!白瞎了那陨星异象!”一个尖利的声音刻意拔高,如同钝刀刮擦着耳膜。

“谁说不是呢?引气入体都做不到,连最基础的杂役弟子都不如!咱们天云宗多少年没出过这种‘奇才’了?”旁边立刻有人接腔,语气里的幸灾乐祸毫不掩饰。

“滚回你的山沟沟去吧!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

那些话语,字字如针,深深扎进皮肉。李云辰的拳头在袖中死死攥紧,指甲几乎嵌进掌心,留下几道湿漉漉的月牙痕。指节因为用力过度而泛出青白色,微微颤抖着。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些或讥诮或怜悯的脸,目光只死死钉在脚下斑驳磨损的青石板上,一步,又一步,用尽全身力气维持着表面的平静,走出这片令人作呕的喧嚣之地。

直到踏入后山那片熟悉的、带着草木泥土腥气的昏暗密林,那层强撑的硬壳才轰然碎裂。后背重重抵在一棵粗糙嶙峋的老松树干上,冰凉的树皮透过单薄的粗布衣料硌着皮肉,带来一丝迟钝的痛感。他急促地喘息着,每一次吸气都像在吞咽粗粝的沙粒,肺叶被无形的重物挤压着,每一次呼气都带着无法言说的屈辱和愤懑。脸上火辣辣的,是被唾沫星子和目光灼伤的痛。

就在这时,一点冰凉坚硬的触感从掌心传来。

李云辰猛地摊开手。

一枚触手温润的青玉静静躺在汗湿的掌心,不过拇指大小,雕工朴拙,仅寥寥几笔勾勒出云纹轮廓。玉上还残留着一丝若有似无的淡雅冷香,是苏瑾身上特有的气息。方才她转身时那极其短暂的停顿、指尖微不可察的轻触……原来并非错觉。

他捏紧了玉佩,指尖在那光滑的表面反复摩挲,感受着那细微的凉意,仿佛能汲取到一丝微弱的力量。然后,他小心翼翼地翻转玉佩,果然在背面发现了一个巧妙的机构。指甲用力一按,只听极其轻微的“咔哒”一声,玉块竟从中裂开一道缝隙,露出一卷折叠得极为精巧的薄绢。

绢纸轻软,带着岁月的微黄。展开来,上面是墨色淋漓的蝇头小楷,笔锋锐利如剑,直刺眼底——《引气诀》。

心跳,骤然漏了一拍,随即擂鼓般狂跳起来。

引气诀!天云宗弟子入门必修的基础功法,锤炼体魄,沟通天地灵气,踏出修炼之途的第一步!这本该是所有新晋弟子唾手可得的东西,对他李云辰而言,却如同隔着天堑!宗门规矩森严,非正式弟子不得传授功法,违者重惩。

苏瑾……她竟敢冒此风险!

一股复杂的暖流猛地冲上喉头,混合着方才的屈辱,在胸腔里激烈地翻腾。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此地绝非安全之所,万一被人发现苏瑾私授功法,后果不堪设想。

他立刻收起薄绢,将玉佩重新合拢藏入怀中最贴身的位置。目光警惕地扫过四周。夕阳的余晖彻底沉入远山背后,林间的光线迅速被浓重的阴影吞噬,唯有风声掠过树梢,发出沙沙的低语。确认再无旁人,李云辰才迅速闪身,如一道融入夜色的游鱼,向着密林更深处、人迹罕至的断崖方向潜行而去。

断崖如巨兽的獠牙,突兀地刺向深不见底的幽暗山谷。脚下是翻滚的云雾,头顶是刚刚铺展开的墨蓝色天幕,几颗疏星怯怯地亮起。崖边一块平坦的巨石,成了他临时的栖身之所。

李云辰盘膝坐下,脊背挺直,将那份薄如蝉翼的《引气诀》在膝头小心铺开。借着微弱的星光,他逐字逐句地研读起来。

“气者,天地之根,万物之母……”开篇的宏论玄奥艰涩。

“意守丹田,神与气合……”吐纳引导之法看似直白,但行气路线、意念流转的细微之处,却千头万绪,稍有不慎便谬以千里。

他看得极慢,眉头紧锁,口中下意识地默念着那些拗口的音节:“……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引灵台之清,入九窍之浊……虚极静笃,道法自然……”

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铁块,沉甸甸地砸在舌根,生硬无比。这与他血脉深处偶尔涌动的那一丝神秘热流截然不同,那热流如同潜藏的火山,炽热、狂暴、带着原始蛮荒的野性;而这《引气诀》引导的天地灵气,则像是山涧清泉,需要的是细腻的感知、精妙的控制,循规蹈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