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山灵(第2页)
他唤了一声,顿了顿才说:“我怀疑它们那些“神”,会根据我们的认知,才会拥有能力。”
白禾微微愣了几秒钟,但仍是没放开路枫,他似毫不意外地问:“你为什么会知道?”
“小白,伊那林没有文化,他信的那个邪神,曾经连名字都没有。是我刚上大学那会儿,给那个邪神起的名字,献祭仪式与经书都是我编的。我曾是他们永生教的第一任祭司,小学弟,不如我们合作如何?”
几秒后,路枫的头发与手腕被白禾松开,他尚未松了口气,但腰后的枪仍未移开,反而捅了捅他,见白禾虽然乖乖重新坐上副驾驶座,但催逼他说:“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
结束回忆,路枫感叹若非当年自己通过花言巧语,保住了一条烂命,只怕坟头草都已几米高了。
突然,路枫看到前方出现了一位蜜色皮肤的高挑女士,但她的头顶上有一对毛茸茸的耳朵,屁股后甩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
正在路枫打算揉眼睛,惊诧之间,吴阿旺吓了一跳,已一把将呆在原地的路枫拉到一块大石后,打算躲藏起来。
但已经来不及了,女人迅如疾风般到他们二人面前。
孰知女人打量了二人一眼,突然尾巴与耳朵上的茸毛纷纷炸起,用魔族的语言,惊叫起来。
“啊!黑头发,黑眼睛!还是两个!邪神降临!祭司大人预言果然成真了!不好啦,我熔岩部落果真要毁灭了!”
什……什么情况?
路枫面露惊讶,但鉴于听不懂这女人叽里咕噜在说什么,还比较淡定。
只有吴阿旺从小被债主教过简单的魔族语言,听懂了一半,立即心感不妙。
瞥了身旁的路枫一眼,再次认定,这就是个灾星!
……
修真界。
人间,金阑府旧址。
在记忆中几乎高耸入云的山峦,无时无刻均飘荡着金粟芳香。
但如今残余的半截山体裸露出漆黑的岩石,再不见满山的桂花了。
即使时隔多年,哪怕王舜英来前,自诩早做好心理准备,但今日重回金阑府的旧址,却发现面对这物是人非,仍令他难以接受。
不禁脑海中再次回忆起,日前那诡异的侍剑童来观鹤峰上。
他掐着道诀,行了一礼,却是出口道:“见过决云真人。真人,杀您父母的白拂雪已离开人间,去往合欢宗,不是凡人了。”
然而话音方落,一道猝不及防的剑气已贯穿他的额间,他面庞维持着惊讶,直直倒在地上。
而额间被剑气贯穿的伤口,霎时涌出潺潺的黑血,散发出阵阵恶臭气味。
立在山崖上的王舜英转身,山风扬起他雪白的衣袂,他一张俊逸的面孔上毫无表情,也不见他有何动作,那散发恶臭的尸体上突然开始燃烧,混合着恶臭,空气中涌出一股焦糊味。
他略微皱眉,早已闭气,冷声质问:“何等邪祟魔物,竟敢擅闯我昆吾剑宗?”
“咯咯咯~”
稚嫩小童的面孔上,他一双漆黑无光的瞳孔如同深邃的漩涡,却是从中发出一个女子的声音,她嗓音尖利地嘲讽道:“原来修真界堂堂决云真人也不过是个懦夫而已,都不敢给你亲生父母报仇的吗?”
王舜英眉头紧皱,回忆了片霎,依旧冷声问道:“你说杀我父母者,乃白拂雪,有何证据?”
“咯咯咯~”
那女子却只是笑,没有言语,但从地上侍剑童子燃烧的尸体上,缓缓浮出一枚留影石,石上光彩流溢,逐渐在空中形成一面椭圆形的镜子。
镜面显现出一个身穿黑衣,头戴幂篱的人持剑站在一辆马车前,而马车上一个布衣荆钗的中年女子,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孩,正跪着不住磕头求饶。
王舜英身形微微一颤,不由对着水镜中与记忆中要年长的女人,低低呢喃出一句:“娘。”
可下一瞬,幂篱垂下的黑纱,遮挡了面孔的黑衣人用手中利剑毫不留情地刺穿了女人的胸口。
使得王舜英眼中通红,正欲快步上前阻止,但瞥见地上已烧的只剩一个头颅的侍剑童子,猛然想起很有可能乃邪魔的诡计,于是急急又顿住脚步。
下一刻,他又看到黑纱幂篱摘下,露出一张俊美异常的少年人脸孔。
“白拂雪!”
“咯咯咯~决云真人,可不要做懦夫喔!”
赤红的火舌将侍剑童子的头颅缓慢吞噬,只剩下一地黑灰,又被山风吹散。
满怀心事的王舜英来到人间,在金阑府旧址漫步。
转身下山时,却见一个中年男子背着一个箱子,带着一个少年正对着山烧香。
王舜英心头一动,已一个闪身出现在他们面前。
男人对出现的来者,感到万分惊异,哪怕脸色煞白但还是伸出一只手,将少年护至身后,警惕问道:“你是何人?”
“你们,是王家人?”
王舜英身形微微颤动,不可置信地通过微弱的血脉感应,倍感诧异。
不是说凡间的王家已被曾经的皇帝屠戮干净了吗?
男人与少年对于莫名生出的一股陌生感觉,父子二人不由相互对视一眼。
那男人放下防备的手,一拱手,小心地试探问道:“敢问,前辈可是自修真界而来的王家哪位祖上?”
王舜英立即颔首,略有几分激动,自我介绍道:“算不得祖辈,我只是舜字辈的,不知你……”
男人摇摇头,说道:“我自幼跟随养父姓刘,单名一个毅字,不大清楚王家的具体辈分了。”
王舜英闻言,顿时一叹,但对于王家在凡间尚有血脉残留,已是十分欣慰了,于是连忙问道:“你说养父,可是你养父救了你?”
哪知刘毅摇头,回答说:“不,是几十年前,我跟几个同辈的弟兄姐妹,当时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被王家人偷偷送出,路上遇到大将军,大将军不得已,只能杀了带我们逃出的成年人,但救下了我们,说通锦桓帝,让皇庄里的农户收养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