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亭兰 作品

第35章 新皇登基(第2页)

有的大臣则是为了自己的仕途前途,看准了赵晖背后的势力与潜力,还有的大臣抱着孤注一掷的心态,想要在这场权力更迭中搏出一片新天地。而更多的人,是真心看好如今的晋王赵晖的贤德之名,相信他能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正因如此,当推举赵晖为帝的提议一出,朝臣们的态度竟出奇地一致,朝堂之上,竟无一人站出来反对。

短短数日,新帝登基之事便尘埃落定。这场在汴京城中持续了半年多的权力纷争,终于落下帷幕,一切又重新步入正轨。皇宫内外,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秩序,只是这平静之下,又不知藏着多少新的故事与波澜。

反观李太后,眼见大势已去,往昔的嚣张跋扈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人如同被抽去了脊梁骨,变得颓废不堪。她每日坐在空荡荡的宫殿里,眼神空洞,回忆如潮水般将她淹没。这一生,她都在与人争斗,与皇太后刘氏斗,与先帝斗,甚至与自己的儿子儿媳斗得你死我活。可如今回首,却发现自己所追逐的一切,都不过是镜花水月,到头来两手空空。

当新帝登基的喜乐之声远远传来,那欢快的旋律此刻却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她的心。她深知,这繁华与荣耀,从此再与她无关。在这无尽的绝望与悔恨中,李太后万念俱灰,最终,在一个寂静的夜晚,选择自缢于宫中。曾经在后宫中翻云覆雨的她,就这样凄凄惨惨地结束了自己潦草的一生,只留下一段让人唏嘘不已的宫廷往事。

新皇登基,年号治平,在一片山呼万岁声中,赵晖坐上龙椅。治平元年赵子仪被立为太子,杨守业为太子太傅,赵晖本想让他为相,参知政事,无奈杨守业婉拒了。便只做太子太傅,本来他也是赵子仪的先生,这也说得过去。

苏清澈则擢升为宰相,这是大木王朝开国以来第二年轻的宰相,第一位是楼准,十七岁为相,呕心沥血,辅佐三朝。

快要除夕了,这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个除夕,皇帝邀请朝中大臣,亲贵之人参加除夕庆国宴,还特意给云波府送了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