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大悲的陈凯云 作品

第53章 岳海峰的的想法

陆秀夫静静地听着,面色凝重。

他身着紫色官服,略显消瘦的面庞上写满了忧虑。

其实对于琼州府的情况,他之前也在卷宗上了解过,心中已有一个大概的轮廓,但陈仲达带来的详尽数据,无疑更加具体和残酷。

“七万汉人百姓,十万黎人,不足三万士兵,税收还不够养活朝廷的一半官员...”陆秀夫在心中默默计算着,比着手指不自觉的计算着。

岳海峰也一直凝神细听,眉头紧锁。

他穿着一身素色战袍,腰间佩剑,虽然站姿舒展,不放过任何细节。

作为军人,他更关注的是兵力、粮草、军费这些实际问题。

琼州确实如他所料,情况比想象中还要糟糕。

“朝堂上下,可用之人还有几个?”岳海峰暗自思量,目光扫过大殿内神情各异的文武百官。

其实休息这七日来,岳海峰一直在和陆秀夫和张世杰讨论。

每天从早到晚,三人几乎争论到面红耳赤,茶水一杯又一杯,却始终聚焦在两大问题上。

和陆秀夫讨论的是官制的改革,还有采取怎么样的措施,在有限的人手和有限的资源下,提高物资产量。

对于官职的改革,岳海峰提出的设立类似清朝军机处的机构。

军机处可以快速高效的在危机中实现军事防御、粮草调配、外交联络等事务的即时处理。

大宋原有的“二府三司制”导致权力分散,军机处可绕过传统官僚体系,以“密折直达”机制缩短政令传递时间。

陆秀夫、张世杰作为流亡政权核心人物,可分别担任“行军机使”与“御前大将军”,形成“文武共治”格局。

此举既能延续南宋“士大夫与天子共治”传统,又通过军机处直接听命于少帝(或摄政太后),强化法统认同。

海南岛黎族势力(如大首领符南蛇)可通过军机处下设“抚黎副使”职位参与决策,以“峒首封爵”“汉黎互市”政策化解民族矛盾,避免元军分化策略重演。

岳海峰和ds反复讨论,反复研究,才觉得设立军机处最合适,可以应对目前的危局。

陆秀夫身为文官之首,一开始对军机处这类架空相权的机构极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