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琼州府现状(第2页)
“为统管全岛军政事务,朝廷设有琼管安抚司,驻地便在琼州府城。目前由臣以御前诸军都统制身份兼任安抚使,实际主要掌控琼州、文昌等北部核心区域的军政大权。”
“对于黎族聚居区域,”陈仲达解释道,“朝廷历来采取‘以夷制夷’之策,设立‘三十六峒都统领’一职,由各峒推举有威望的黎族峒首世袭担任,协助官府管理黎峒事务,征收贡赋。此策虽能维持表面稳定,但黎峒内部事务,官府实难深入干预。”
他翻开文牍,条理清晰地继续介绍州县划分: “琼州府直辖七县:琼山县(府治所在)、澄迈县、临高县、定安县、文昌县、乐会县、会同县。”
“南宁军下辖三县:宜伦县(即今日儋州一带)、昌化县、感恩县。”
“吉阳军下辖二县:宁远县(即今日三亚一带)、陵水县。”
“万安军下辖一县:万宁县。有时陵水县的部分地区也会划归万安军管辖。”
“此外,在振州,也就是如今的吉阳军宁远县附近,因其地处南海要冲,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特设水军寨一座,常驻水师官兵三千人。”
介绍完行政和人口,陈仲达开始讲述琼州的物产与经济: “物产方面,我琼州虽是海外之地,亦有可观出产。”
“其一为海盐。在南宁军的儋州新英湾、临高县的博铺港等地,皆设有官督民办的盐场,利用日晒滩涂,年产海盐约在千万斤上下。这些海盐除了满足岛内所需,大部分通过海路销往广西、广东西部沿海等地,是朝廷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
“其二为珍珠。吉阳军的榆林港、陵水县的黎安港一带海域,盛产‘南珠’。此珠圆润硕大,光泽华美,乃是贡品。每年按例需向朝廷进贡上等南珠五千颗,价值便可达白银万两以上。”
“粮食作物方面,主要依靠北部平原地区。引进的占城稻较为适应本地气候,一年可两熟,风调雨顺之年,亩产约在3、400斤左右。全岛一年的粮食总产量,大致在6000万斤上下,勉强可以维持12万人的基本口粮需求。但若遇灾年,或是如今人口骤增,粮食缺口便会凸显。当然可以改种三季,但是种几年就要养地,粮食能增加大概1到2000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