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墨道岐黄传薪录:三脉分辉驱魍魉,九章合璧隐玄机
墨道岐黄传薪录:三脉分辉驱魍魉,九章合璧隐玄机
咸阳城被铅云笼罩的秋夜,宛如一张巨大的黑幕,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灵枢医馆檐角的青铜风铃突然集体震颤,铜铃表面泛起诡异的幽光,却未发出半点声响,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扼住了咽喉。月光艰难地穿过云层,在青石地面投下诡谲的暗影,那些阴影如同活物般扭曲蠕动,时而化作张牙舞爪的鬼怪,时而聚成玄冥医盟的蛇形符文。灵枢握着微微发烫的《墨经残卷》,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新浮现的血字“一脉散千丝,邪祟附骨生”在烛火下泛着幽蓝,残卷边缘还粘着几片半透明的鳞片,每一片都透着寒意,与传说中旱魃的鳞甲如出一辙,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邪恶的故事。
“师兄,第五批弟子的‘神农测脉’结果出来了。”素问推门而入,神农尺在怀中不安地震颤,二十八宿光芒竟凝结成道家北斗七星的虚影,可那光芒却被丝丝黑气缠绕,如同一颗明亮的星辰被黑暗侵蚀。她手中竹简被冷汗浸湿,墨迹晕染出扭曲的人脸轮廓,那些轮廓仿佛在痛苦地挣扎、哀嚎。“半数弟子在研习光影定穴仪时出现经脉逆行,症状与玄冥医盟的蚀智咒如出一辙。更诡异的是,昨日草药园的学徒辨认透明草药时,突然口吐人言,说什么‘玄牝之门渴求新的火种’……”她的声音微微发颤,眼中满是担忧与警惕,仿佛黑暗中随时会有未知的危险袭来。
灵枢的星纹针“嗡”地钉入墙面,在《墨氏济世典》上划出火星,火花四溅,如同他内心的焦急与愤怒。古籍自动翻开,露出记载墨家“九窍传功”秘书的泛黄竹简,每道刻痕都闪烁着微弱的蓝光,仿佛是历史的记忆在闪烁。他指尖抚过竹简上精巧的机关榫卯,金属表面冰凉且布满细密纹路,“墨家机关术以‘矩’定方圆,以‘规’测阴阳,就像这竹简的机关锁,看似简单的榫卯结构,实则暗含墨家‘力,形之所以奋也’的力学原理。机关部件间的咬合角度、受力点分布,皆经过精密计算,稍有偏差便无法开启。”他边说边演示,将一枚小巧的青铜钥匙插入竹简侧面的孔洞,轻轻转动,随着齿轮的咬合声,竹简内暗藏的夹层缓缓弹出,里面是一卷记载着墨家机关医具制作方法的残页,“我们的光影定穴仪,便是借鉴了墨家‘光影定位术’,利用水晶聚光、青铜镜折射的原理,将穴位经络投影呈现。就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一盏明灯,指引我们找到人体的奥秘。”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深沉,继续道:“昔年墨子与老子论道于函谷,曾言‘术可分而道同源’,或许我们该让弟子各展所长。只是这邪祟如附骨之疽,传承之路恐布满荆棘。”他眉头紧锁,眼神中透着忧虑与坚定,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三日后,墨家机关学府的演武场上,七十二名弟子列队而立,整齐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严。青铜浑天仪突然发出轰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沉睡的巨兽被唤醒。十二道彩光冲天而起,在空中勾勒出墨子与老子对坐论道的虚影。虚影中,二人神态悠然,手中竹简化作漫天星斗,最终汇聚成一道符文,散发着神秘而强大的气息。灵枢站在高台上,道袍袖口暗绣的八卦图与星纹针交相辉映,衣袂在风中猎猎作响。“伊尹制汤液,岐伯演内经,医道传承本就如海纳百川。”他挥袖间,地面浮现出三道光影——左侧玉臼中草药翻滚,药香四溢,仿佛能治愈世间一切伤痛;中间银针在穴位间游走,光芒闪烁,如同夜空中的流星;右侧竹简上医理文字如群鸟纷飞,墨香阵阵,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即日起,依天赋择选天工药鼎、岐黄针道、玄理典册三脉。但切记,‘阴阳互济方为道,偏废其一必招灾’,遇疑难时仍需互通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