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宓 作品

第338章 疫影冥渊:墨阵驱邪破瘴疠,阴符噬魄引灾殃

疫影冥渊:墨阵驱邪破瘴疠,阴符噬魄引灾殃咸阳城的秋雨如淬了毒的银针,密密麻麻地扎在灵枢医馆的青瓦上。檐角的墨色铜铃在雨中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与远处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交织成令人心悸的乐章。灵枢握着那枚刻印“玄牝之门连心海”的玉简,指尖传来的温度忽冷忽热,玉简表面突然泛起微光,映出他眉间若隐若现的古老印记——那是只有远古医灵转世之人才会拥有的“生命纹章”。“素问,城西疫坊的情况愈发诡异了。”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目光望向被雨幕笼罩的城西方向,那里弥漫着一股令人不安的灰黑色瘴气,如同一条巨大的毒蛇,正缓缓向城中蔓延。

话音未落,素问已匆匆赶来,她的裙摆沾满泥浆,怀中的《墨经残卷》边缘还滴着浑浊的污水。但仔细看去,她走过的石板路上,竟留下了若有若无的淡金色脚印,转瞬即逝。“师兄,第七个染病的孩童……”她的声音哽咽,翻开残卷,只见空白处不知何时浮现出猩红的文字:“瘴疠起,阴符现,九泉之下万魂怨。”残卷上还附着几片诡异的灰黑色鳞片,鳞片表面布满细密的纹路,在烛光下泛着幽幽的蓝光,仿佛是某种邪恶生物的遗留物。而此时,残卷突然自动无风翻动,停留在记载远古医灵传说的页面,上面的文字仿佛活过来一般,闪烁跳动。

城西疫坊内,腐臭与药味混杂的气息令人窒息。十几个孩童蜷缩在草席上,他们的皮肤呈现出诡异的青灰色,如同被浸泡多年的古尸。口中不断咳出黑色的黏液,黏液落地后迅速化作蠕动的蛆虫,蛆虫身上竟印着玄冥医盟的蛇形图腾。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每个孩童的眉心都浮现出若隐若现的阴文符印,符印闪烁时,他们的眼神就会变得空洞而冰冷,仿佛灵魂已被抽离。

“此症绝非寻常伤寒。”灵枢蹲下身,星纹针刚靠近孩童,便剧烈震颤起来,针尖渗出一滴黑色的血珠。他眉头紧锁,脑海中闪过《黄帝内经》中的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眼前的病症,邪气之盛远超想象。看着孩童们痛苦扭曲的面容,灵枢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他心中涌起一阵愤怒,为玄冥医盟的残忍无道而怒,这些无辜的孩子,竟成了他们炼制邪术的牺牲品!同时,深深的自责也如潮水般将他淹没,作为远古医灵转世,本应更早察觉到危机,护佑百姓安康,可如今却让这些孩子遭受如此折磨。

“这些阴文符印,倒像是玄冥医盟在施展某种邪恶的祭魂之术!”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愤怒与担忧,愤怒于邪术的残忍,担忧于无法及时解救这些无辜的孩童。他暗自思忖,玄冥医盟究竟在谋划怎样的惊天阴谋?从之前兰心坊歌女被夺“爽灵”,到如今以孩童炼制“阴符瘴”,他们的手段愈发狠辣,背后必定隐藏着更为可怕的目的。而自己肩负着远古医神赋予的使命,更传承着对抗邪术的责任,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绝不能退缩半步。就算拼尽最后一丝神力,也要找出破解之法,还百姓一片安宁。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灵枢想起小时候,每当自己触摸受伤的小动物,伤口总会在金色光芒中迅速愈合,那时师父便说他是远古医灵“岐伯”的转世,身负守护人间生命的重任。而素问,则是“雷公”的转世,两人注定要携手对抗世间邪恶,守护生命的平衡。

他还记得在墨家遗迹中探寻的经历。那时他在一处残破的密室里,发现了记载着墨家机关术与疫病防治结合的古老竹简。竹简中详细记录着墨家先辈在古蜀地对抗“尸瘴”的事迹:他们打造出“千机滤毒伞”,伞面由百层蚕丝浸泡特制药液后叠加而成,伞骨暗藏精巧的齿轮机关,一旦感应到瘴气,伞面会自动旋转,将吸入的瘴气通过伞柄处的药炉过滤净化,再将清新空气喷出,形成方圆十丈的安全区域,成功解救了无数受困百姓。而当时在遗迹中,他与素问同时触摸到机关时,整个密室都亮起了璀璨的光芒,仿佛在呼应他们远古医灵的身份。

竹简中还记载着墨家机关术在战争中的传奇应用。当年墨子助宋国抵御楚国入侵,面对楚军的强弓劲弩,墨家工匠连夜打造出“连弩车”。此车以青铜为骨架,运用杠杆与滑轮原理,可同时发射十支淬毒弩箭,射程远超普通弓弩。车身上设有精巧的齿轮联动装置,一名士兵即可通过转动轮盘完成装箭、瞄准、发射的整套流程。更令人惊叹的是,连弩车还配备了“风向校准仪”,通过磁石感应风向,自动调整发射角度,在战场上给予楚军重创。

另有一次惨烈的守城战中,墨家祭出“火牛冲阵机”。选取身形健壮的黄牛,在其身上安装特制的青铜护甲,护甲上布满倒刺与磷粉。牛尾连接着以弹簧蓄力的喷火竹筒,当机关启动,竹筒喷射火焰点燃磷粉,受惊的火牛群如离弦之箭冲向敌军。而操控这些机关的,仅是墨家几名工匠,他们通过地下埋设的绳索与滑轮系统,便能精准控制火牛的冲锋方向,令敌军阵脚大乱。

还有那堪称移动堡垒的“云梯克星”——“悬门机”。此机关安装于城墙之上,由巨大的绞盘与粗壮的铁链操控。当敌军云梯靠近,守城士兵转动绞盘,数十块重达千斤的青石从城墙上轰然坠落,瞬间砸毁云梯。其内部更设有精妙的复位机关,能在短时间内将青石拉回原位,准备下一轮攻击。这些战争中的机关术,与如今用于疫病防治的机关,看似用途不同,实则都蕴含着墨家“兼爱非攻”的智慧,以巧力克敌,以技术护生。

他又想起在翻阅《墨氏防疫札记》时,看到墨家曾在长江水患后,于沿岸搭建“镇水祛疫塔”。塔身以青铜铸就,共分九层,每层设有不同的机关装置。底层以水车原理带动药池,将艾叶、菖蒲等草药熬煮成的药液通过管道输送到上层;中层的机关鸟会定时将药液喷洒到空中;顶层则是一个巨大的磁石罗盘,利用磁力牵引驱散聚集的瘴气。凭借此塔,墨家帮助当地百姓有效遏制了灾后疫病的爆发。而那本札记,正是素问在一次昏迷中,口中喃喃自语指引他找到的,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