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宓 作品

第331章 星针传医录:烛照九幽,医道迷局

星针传医录:烛照九幽,医道迷局

咸阳城的深冬,朔风裹挟着冰粒如刀刃般刮过灵枢医馆的飞檐。灵枢握着刻刀的手突然一顿,竹简上新刻的“望闻问切”四肢竟渗出暗金色的液体,在雪光下泛着诡异的金属光泽,宛如烛龙滴落的眼泪。隔壁学堂传来孩童的诵读声,陡然转调为《楚辞》中祭祀山鬼的歌谣,空灵的童音里夹杂着类似毕方振翅的尖啸。古籍曾云,“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此刻,那声音仿若毕方亲临,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羽毛燃烧后的焦糊味,令人不寒而栗。

“先生,陇西的弟子来信了。”素问推门而入,寒风卷着几片枯叶扑进屋内。枯叶上爬满的细小白色绒毛,正以诡异的节奏颤动,将叶脉勾勒成英招羽翼上的符文。而她怀中的羊皮卷渗出的墨绿色水渍,散发着刺鼻的硫磺味,如同毕方火焰燃烧后的气息。“他们说,每堂医课后,听学的百姓都会在深夜看见自己的血管里游走的,不是血液,而是毕方的火焰。那些火焰呈青红色,沿着血管蜿蜒,所到之处皮肤泛起焦黑,仿佛要将人从内部焚烧殆尽。有些百姓甚至能听见火焰燃烧时发出的尖啸,恰似‘毕方、毕方’的鸣叫。”

信笺展开的瞬间,字迹在烛火下扭曲成饕餮的面孔,灵枢的星纹针突然从袖中飞出,钉入墙面。针尖渗出的血珠在砖墙上蜿蜒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却在末端延伸出毕方展翅的轮廓,尾羽处闪烁着青红交织的光芒,宛如毕方正欲冲破墙面,展翅高飞。正如晋代郭璞在《山海经图赞》中所写,“毕方赤文,离精是炳,旱则高翔,鼓翼阳景,集乃流灾,火不炎上”,此般情景,仿若毕方携灾厄将至。窗外的寒鸦群起狂噪,它们的羽翼下竟生出透明的膜,如同飞廉的翅膀,而在膜的纹路间,隐约浮现着毕方羽毛的赤纹,随着寒鸦的飞动,赤纹若隐若现,仿佛有无数微型毕方寄宿其中。

三日后,首座民间医馆在长安街落成。青瓦白墙的建筑外墙上,朱砂绘制的《黄帝内经》片段在阳光下流转金光,却在阴影处显露出《金蚕蛊经》的残文。残文边缘泛着淡淡的蓝光,恰似鲛人油脂燃烧的颜色,而在文字间隙,时不时窜出细小的火苗,那火苗的颜色与毕方的火焰如出一辙,转瞬又消失不见。火苗熄灭后,空气中残留着一缕缕青烟,形状宛如毕方的羽毛。开馆那日,上万百姓挤破门槛,灵枢站在高台上,望着人群中闪烁的幽绿瞳孔,那些瞳孔深处,跳动着毕方火焰般的幽光,仿佛有无数微型毕方在其中蛰伏,随时准备破体而出。

“诸位可知‘上医治未病’?”灵枢展开神农尺,尺身二十八宿刻度突然亮起,却在“轸宿”处映出烛龙的虚影。“这尺上的轸宿对应脾脏,若见口唇发灰,便是脾湿之兆。”他话音未落,台下突然传来尖叫。一名老妪的眼球暴突,从眼眶中滚落出的两枚青铜齿轮,表面刻着的细密符文在转动间,竟浮现出毕方展翅的图案,齿轮边缘还残留着灼烧的痕迹,仿佛刚从毕方的火焰中淬炼而出。

素问迅速甩出九根金针,布成“天罗地网阵”,金针尾端的红绳却在触及老妪的瞬间化作青红色的火焰,如同毕方吐出的讹火,将金针瞬间熔断。火焰中传来毕方的尖啸,震得众人耳膜生疼。灵枢咬破舌尖,将精血喷在星纹针上,针尖爆发出刺目的光芒,光芒中清晰显现出毕方巨大的身影。毕方鸣叫着俯冲而下,照亮老妪体内盘绕的黑色丝线——那是飞廉的触须,此刻正被毕方的火焰灼烧,发出滋滋声响,腾起阵阵带着硫磺味的浓烟。在强光中,众人听见骨骼碎裂的声响,老妪的皮肤下竟浮现出太医院的莲花印,莲花纹路间渗出的墨绿色液体,遇火瞬间燃烧,火焰正是毕方特有的青红色,熊熊烈火中,仿佛有无数毕方在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