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染 作品

第283章 升迁

秦逸飞最终还是把这篇文稿交给了钟市长。若说最好,这篇文章最好直达天庭,直接邮寄给“七人小组”中的某位领导。

但是,秦逸飞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有句话说的好,昨天和明天的太阳,都晒不干今天的衣裳。过去和未来都不需要过多考虑,重要的还是把握好今天。

其实在上一世,国家在采取“内外双循环双驱动”进行开源的同时,还采取了“取消国企补贴”和“减人增效”这两个个节流措施。

当时,因为大量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三角债频发,国有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而国家的财政赤字已经非常严重,国家的财力已经很难支撑每年为国企所进行的海量补贴。所以改革的重点对象就是这些亏损严重的国企。

上层对国企改革的总体意见是“抓大放小”。

所谓“抓大放小”就是让国有大型国企实行“公司化”,让中小国企实行“民营化”。

也就是说,国有大中型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改组成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一般小型国有企业,有的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有的改组为股份合作制,有的出售给集体或个人。

把国企扔到市场上竞争才能保持活力,提高效率,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而裁员就成为了立竿见影的企业减负方式。因此国企改革除去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国资流失之外,还造成了数千万工人的“下岗潮”。

幸亏莆贤市委书记姜怀远和分管国企改革的常务副市长钟延睦,都是把“工人利益”放在心头位置的干部。

在国棉厂被世界500强双头鹰集团并购时,他们不屈不挠不卑不亢,始终坚持把维护4000国棉厂职工的条款写入并购方案中。

在和港岛正大集团谈判时,他们也是把800多名玻璃厂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

……

莆贤八十多家国企,截止目前已经改组改制三分之二,还没有一家企业因为改制而简单粗暴地大规模裁员。因此,有人把莆贤国企改革称之为“无阵痛改革”。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家体改委才在莆贤市召开了中西部地区国企改革现场会。

后世有人说,中国所谓的“国企病”,国企效率问题,本质上是“大企业病”、“老企业病”,和所有制没有关系。

民企做到了国企这个规模和历史,问题一样不会少,甚至会更严重。

大型民企里面,轻则磨洋工,重则贪腐吃回扣等现象,比比皆是。